第一百七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求月票)_乾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乾宋 > 第一百七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求月票)
背景色:字体:[]

第一百七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求月票)(2 / 2)

長話短說。

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就在李存在李朝的皇宮中樂不思蜀之際,遠在東京汴梁城中的趙佶卻是一點碰他那數千美人的心思都沒有了。

楊可世擅自過界在蘭溝甸大敗而歸了以後,因為楊可世是童貫的心腹愛將,童貫不願處罰楊可世,便將楊可世送到了種師道這裡。

而楊可世不僅是童貫的心腹愛將,因楊可世為人正直,性格剛烈,作戰勇猛,號稱“萬人敵”,種師道也很喜歡楊可世。

在童貫和種師道的維護下,此事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楊可世隻是被從西路軍調到了東路軍而已。

不久之後,有探馬來報,說白溝河北岸有遼人在列陣。

種師道將宋將召集起來,重申童貫的最高指示:“燕人皆我宋民,同種同源,若來投,可上前納之,若不來投,當堅壁固守,以待契丹生變,切不可過境殺人擾民。”

種師道因此命令各軍約束將士,遵守趙佶的巡邊三策和宣撫司的命令行事。

很快,遼軍便在白溝河北岸布置好防禦,雙方成隔岸對峙之勢。

白溝河北岸的遼國統帥還是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在蘭溝甸大敗了楊可世以後,耶律淳從燕民當中動員了一批新兵,給耶律大石撥了三萬。

燕雲靠近草原而多馬,而遼人從小就從馬背上長大,各個擅長騎射。

因此,耶律大石手上這三萬人馬雖然新兵居多,但戰力並不弱。

關鍵他們已經破釜沉舟了——丟了燕京以後,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能去哪了。

所以,實在是再也輸不起了的遼軍,成了一支氣勢如虹的哀兵。

白溝河上建有一橋,名為“白溝橋”。

白溝橋的南邊是宋軍,白溝橋的北邊是遼軍。

對壘不久,趙明執行宣撫司下達的命令,派人在白溝橋的中間立起數麵黃榜大旗,進行招降。

與此同時,趙明派人向北岸的遼人喊話,讓他們過來投降。

遼人覺得這是奇恥大辱,耶律大石更是怒道:“唯死戰耳!”,然後下令,向宋軍發起進攻。

遼軍隨即在河對岸向宋軍射擊,箭失鋪天蓋地的向宋軍射了過來。

宋軍毫無防備,一時之間死傷無數。

趙明還迫於趙佶、宣撫司以及種師道的命令不敢還擊。

見宋軍不敢還擊,遼軍得寸進尺,開始集結隊伍,準備過河跟宋軍決戰。

趙明見此,立即派人快馬加鞭的將前線的情況報告給種師道。

種師道聽完,果斷下令:“兵刃既接,安能束手就死?遼軍若過境就還擊,戰勝有功。”

東路軍副都統和詵急忙阻止:“官家聖旨、童宣撫軍法皆已言明不可還擊挑起戰火。”

一眾宋將再也受不了這個隻能挨打不能還手的狗屁命令了,他們憤怒道:“不戰便可收複燕京,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謬,任地時,要我輩來此作甚?”

眾將不聽和詵之言,紛紛出戰。

急於報仇雪恨的楊可世,更是一馬當先出戰。

不久,雙方便在白溝河南岸戰到一起。

楊可世一馬當先,身中鐵蒺梨箭,傷及骨頭,血流滿靴,但他依舊怒發瞪眼,用牙齒叼著韁繩,與遼軍殊死搏殺。

最後,楊可世的牙崩掉了兩個,胸腹中箭。

可楊可世依舊手刃了數十個遼軍將士。

不過,因為宋軍是倉皇迎敵,還是不免落了下風。

而且遼軍的甲胃具全,並且非常精良,宋軍刀劍難傷。

好在,種師道經驗豐富,早就讓人準備了一根巨棍自防。

遼軍的盔甲擋不住鈍器的打擊,宋軍才將遼軍又給打回到白溝河對岸去了。

此戰雙方其實各有勝負,談不上誰占了上風。

到了晚上。

耶律大石想要偷襲種師道。

種師道下令,將士該睡覺睡覺,他命人在營中四處敲鼓。

耶律大石害怕宋軍有所準備,不敢過河。

而且,耶律大石還怕宋軍突然殺過河來,反而使得遼軍上下一宿沒睡。

天亮以後,耶律大石親自來到河邊,隻見對岸宋軍防禦得水泄不通,讓耶律大石再也不敢貿然過河跟宋軍開戰了。

宋遼兩軍於是繼續隔河對峙。

同一天,北遼四軍大王兼北樞密院使蕭乾,也突然向範村的西線宋軍發起進攻。

西線宋軍前軍將領王淵、劉光遠、翟進、董龐兒各率所部與遼軍接戰。

雙方鏖戰很久,難分勝負。

不久,種師中親率增援部隊前來增援,並親自督戰,蕭乾見不敵,隻能率領遼軍退回去。

東西兩路大軍都跟遼軍交過手以後,宋將普遍認為遼軍實力還在,不把西軍主力調來恐怕難以取勝,不如先退兵,準備好了再戰。

種師道覺得有道理,便跟童貫請示看看是不是先退兵。

麵對,交過手以後,一點便宜都沒占著,似乎還吃了點虧,和燕民根本不像和詵所說的那樣歡迎大宋王朝的王師來解救他們,以及北遼把馬擴扣下了也不像要向大宋王朝稱蕃納表的樣子,趙佶的上中兩策看起來是行不通了,所以童貫決定實行趙佶的下策,也就是先退回來,再觀望觀望。

於是,童貫下令,讓種師道率領東路軍退回雄州,讓種師中率領西路軍退回廣信軍。

楊可世提醒種師道,遼軍已經殺紅了眼,他們要是撤軍,遼軍很可能會追擊。

種師道於是下令,先將大批輜重悄悄南撤,然後種師道親率宋軍精銳在一個叫古城的地方阻擊遼軍的追擊。

耶律大石和蕭乾果然率軍追擊,雙方在古城這裡短兵相接。

這時,就體現出來了,在野戰的時候,步兵確實不是騎兵的對手。

簡而言之,種師道所率領的以步兵為主的宋軍精銳敗給了耶律大石和蕭乾所率領的數萬騎兵。

遼軍在付出了上萬傷亡之後,大敗了宋軍。

接著,在耶律大石和蕭乾的率領下,遼軍繼續南下掩殺宋軍。

遼軍一直追擊到雄州城下。

楊可世、楊惟中等將組織人馬與遼軍死戰。

後來,童貫派遣辛企宗和辛永宗帶領勝捷軍出城增援,才打退了耶律大石和蕭乾所率領的兩三萬人馬。

雖然最後耶律大石和蕭乾被打退了,但鑒於遼軍都已經打到了雄州城下,並且給宋軍造成了數萬傷亡,而其本身卻隻有一兩萬傷亡。

此戰無疑是遼軍勝宋軍敗了。

北遼取得了此勝以後,更加輕視宋軍,進而更不願意向趙宋王朝稱蕃納表。

而趙宋王朝經此一敗,強國形象進一步崩塌。

宋遼兩國唯一的機會沒了。

趙佶得知此事以後震怒不已,哪還有心情臨行自己的一眾妃嬪……

……

……

月初了,求月票支持!

月票給力,我更新也肯定給力!

嗷嗚~~~



最新小说: 星辰之巔星辰訣 鬥羅:天生媚骨,開局藍霸團寵 職業?狗都不打! 這個男人太懂炒作 華娛從代拍開始 我有一座鏡像屋 大道之上 假千金空間通獸世,渣哥個個悔斷腸 我以惡女為資糧 1979我的年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