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乾並沒有經曆耶律大石所經曆的恐怖,但蕭乾的震撼一丁點都不比耶律大石小。
蕭乾親眼看見他帶回來的五千人,幾乎全都被活埋在了密道當中,隻有他和幾十個走在最前麵的人,見勢不好,拚命狂奔,才勉強衝出洞口,然後他們就被上千張弓弩給包圍上了。
蕭乾沒有看到他的人被挖出來的一幕,但他估計,那場景應該不會比耶律大石那裡好看多少。
耶律大石和蕭乾都不是一般人,他們十分清楚,李存搞出這樣的兩場修羅地獄,叫燕民去打掃戰場,就是為了震懾燕民,讓燕民不敢滋生出反抗之心。
親身經曆過那兩場修羅地獄的耶律大石和蕭乾,敢斷定李存的目的肯定達成了。
現在,燕民肯定不敢再輕易反抗李存的統治了。
換而言之,李存在燕京這裡的統治,已經趨於穩定,他們在燕京這裡已經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李存先打破了沉默:“明人麵前不講暗話,遼國已成曆史,這燕雲十六州及平灤營三州朕必為我漢人收複,這沒有討價還價餘地,朕念你二人亦算當世英雄,便給你二人一個選擇。”
耶律大石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拜道:“願聞其詳。”
蕭乾沒有拜李存,他隻道:“我亦願聞其詳。”
李存也不廢話,直言不諱的說:“一者,你二人投效於朕,朕會叫你二人各統一萬騎兵,朕保證會對你二人一視同仁。”
耶律大石和蕭乾都沒有說話,很顯然,他們對為李存效力,並不感興趣,甚至都不願意去考慮。
見此,李存也不在意,而是直截了當的就說出來了自己給耶律大石和蕭乾的第二個選擇:“二者,你二人可帶走願意跟你二人離開之人,屆時,你二人是去夾山投耶律延禧,亦或是去箭笴山自立為王,朕皆不管。”
李存此言一出,耶律大石和蕭乾的神色同時一變!
以耶律大石和蕭乾的心智,在北遼滅亡之前,是絕不可能暴露他們的打算動搖軍心或者是給彆人攻擊他們的話柄的。
所以,截止到目前為止,除了耶律大石和蕭乾自己,根本就沒有人知道耶律大石和蕭乾的打算。
可李存卻能一口道出耶律大石和蕭乾的打算!
這人是神是鬼?!
耶律大石和蕭乾本來就已經很畏懼李存這個又厲害又狠辣的北遼終結者了。
現在李存連耶律大石和蕭乾想好的後路都能猜到。
這讓耶律大石和蕭乾意識到,李存打敗他們,不隻是靠叛徒幫忙這麼簡單,而是李存真有點東西。
與此同時,耶律大石和蕭乾不著痕跡的看了對方一眼,見對方沒有反駁李存的話,他們心下了然,明白李存沒有說錯對方的打算。
接著,耶律大石和蕭乾又不約而同的看向李存。
——耶律大石和蕭乾清楚,李存絕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不可能沒有條件就放過他們。
李存心想:“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接著很坦然的說:“朕就一個條件,你二人將居庸關、古北口及鬆亭關交給朕,朕就放過你二人。”
聽了李存的條件,耶律大石和蕭乾的臉色都很不好看。
“燕雲十六州”及“舊漢地”的地理概念其實並不是十分清楚。
所謂“五代以後所陷幽、薊等州”即“燕雲十六州”之地,其實並不包括鬆亭關在內,在這個時期,甚至是在五代十國時期,鬆亭關一直屬於奚人的棲息之地,也一直在被奚人把守著。
——鬆亭關就是後世的喜峰口。
而即使在居庸關、古北口內外,在五代時期,其實也早已經居住著很多契丹、奚族部落。
所以,所謂“舊漢地”,在五代時期,早已經成為胡漢雜居之地了。
當然,要是再往前推,真到了漢唐時期,那草原都是漢唐的,也就不存在什麼爭議了。
但在此時,李存要是打著收複舊漢地的名義,索要居庸關、古北口和鬆亭關,其實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最大的道理就是拳頭,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
現在,耶律大石和蕭乾,已經是李存砧板上的魚肉。
要不是耶律大石和蕭乾控製著居庸關、古北口和鬆亭關這三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而實際上並沒有帶來太多兵馬的李存又不願意消耗兵力去強行攻取這三道險關。
耶律大石和蕭乾根本就沒有在這跟李存說話的資格,甚至他們兩個此時恐怕都已經是死人了。
耶律大石和蕭乾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雖然耶律大石和蕭乾的臉色很不好看,但他們卻不敢發作。
而在耶律大石和蕭乾二人當中,又以蕭乾的臉色更加不好看。
蕭乾其實早就受夠了契丹人的統治。
——蕭乾覺得,遼國之所以落到了現在這般地步,皆因為契丹一族的統治者無能,耶律延禧是這樣,耶律淳也是這樣,他們全都讓蕭乾非常失望。
因此,蕭乾想建立一個以他們奚族為主的新王朝。
而蕭乾選擇的建國之地,就是奚族的故地,也就是長城內外這一片。
可看李存所要的這幾個地方,很明顯是想將他們這些不願意臣服的人給趕到關外去,然後將中原與草原之間的大門給鎖上。
如果讓李存如願,蕭乾就彆想再輕易得到奚族的大半故地了。
倒是耶律大石,神色變換了一會,說道:“我可以將居庸關交給陛下,但求陛下再賞賜給我三千匹戰馬及一些牛羊。”
李存考慮都沒考慮,就澹澹的說:“朕沒有那麼多的戰馬和牛羊給你,你可以從居庸關帶走五百匹戰馬。”
說完,李存就不再看耶律大石,而是看向蕭乾。
耶律大石明白,李存這是不給他商量的餘地了。
蕭乾不願意將他手上的古北口和鬆亭關交給李存。
可蕭乾又十分清楚,李存隻是不願意在攻打古北口和鬆亭關上浪費兵力,並不是李存不能攻打這兩道險關,況且,他不獻出這兩道險關,彆人也可能會獻出這兩道險關,要知道,李存手上可是還有蕭普賢女這張牌,一旦李存把他給殺了,然後讓蕭普賢女下令古北口和鬆亭關的守軍和奚人撤出來,蕭乾也不敢保證古北口和鬆亭關的守軍和奚人會不會尊從蕭普賢女的命令。
權衡了一會利弊之後,蕭乾說:“我也要五百匹戰馬,另外我要帶走所有奚人。”
李存道:“朕隻能答應你,願意跟你走的人,你皆可以帶走。”
蕭乾也清楚,在李存處於主導之位的情況下,他是不可能強行帶走所有奚人的。
所以蕭乾比耶律大石痛快:“一言為定。”
見蕭乾都答應了,耶律大石也隻能同意:“我也同意了。”
……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