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氣急,嗬斥道:“汝不受,則不孝矣。”
趙桓則哭著回答說:“臣若受之,是不孝矣。”
一眾大臣輪番上前相勸。
可趙桓就是堅決不肯當這個背鍋皇帝,他就在那邊嚎啕大哭,請求趙佶收回皇命。
趙佶實在是拿膽小懦弱的趙桓沒辦法了,隻能讓人去將鄭皇後叫來勸趙桓。
趙桓的母親是王繁英皇後。
想當初,趙佶登基之前,向太後賜給趙佶的兩個宮人,就是王皇後和鄭皇後,兩人原來都是向太後的貼身宮女,感情很好。
後來,王皇後二十五歲就去世了,留下了八歲大的趙桓和五歲大的榮德帝姬趙金奴。
是鄭皇後將趙桓和趙金奴給撫養長大的。….加上鄭皇後的兒子趙檉早夭,鄭皇後便將趙桓視若己出。
趙佶滿以為,鄭皇後來勸趙桓,趙桓就能乖乖的當這個皇帝。
鄭皇後來了以後,苦口婆心的勸趙桓道:“官家老矣,吾夫婦欲以身讬汝也。”
可是,哪怕是鄭皇後都開口相勸了,趙桓還是極力推辭。
趙佶都快讓趙桓這個一點擔當都沒有的兒子給氣死了,所以命內侍強行扶擁趙桓去福寧殿即位。
然而,趙桓為了不去當這個需要抵抗大乾王朝上百萬大軍的皇帝,雙手死死的扣住門框,同時嚎啕大哭,幾至氣絕。
最後,趙桓活活的把他自己給哭昏了過去。
趙佶見此,揮揮手,讓內侍把昏過去的趙桓抬到福寧殿的龍椅上即位。
可趙桓醒過來了之後,麵對他已經登基了的事實,仍舊不肯認命。
——趙桓什麼人都不見,擺明了就是不肯配合當這個皇帝。
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全都在垂拱殿上集合,等著麵見趙桓這位新皇帝。
可一直等到天黑,趙桓也沒有露麵。
沒有辦法,白時中隻能先傳詔書,說新皇已經登基了,明日再朝見文武百官。
可這明顯不符合禮數,所以,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全都堅持要拜見新皇帝,不肯退去。
見此,白時中、李邦彥等宰執隻能再去看看,趙桓到底什麼時候能出來見見自己的臣子?
白時中、李邦彥等宰執在門口等了好久,一直陪著趙桓的梁師成,才出來說:“皇帝自擁至福寧殿,至今不知人也。”
一眾宰執相顧無語,他們萬萬沒想到,趙桓為了不當皇帝,能把自己給折騰到這種地步。
李邦彥突然想到趙桓的第一親信耿南仲,連忙說道:“新皇素熟耿南仲,不如請來一試。”
經李邦彥這麼一提醒,趕緊有人去找耿南仲過來。
耿南仲在東宮任職十年,曾任太子詹事、徽猷閣直學士、寶文閣直學士等,與趙桓的感情很好。
經過耿南仲的細心開導,趙桓才終於認命,當了這個他不想當的皇帝。
接下來,一眾趙宋王朝的大臣們,先到宣和殿去參見趙佶,然後又去福寧殿參見神色暗然的趙桓。
趙桓隨後即位,是為宋欽宗。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晚上,趙佶的三子鄆王趙楷,率領自己的侍衛來到皇宮,似乎有奪取皇位的意思。
在趙佶的三十一個兒子當中,趙桓既是長子,又是唯一的嫡子。
按說,趙佶應該很喜歡趙桓才是。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趙佶很不喜歡趙桓這個兒子。
究其原因,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此子不類我,也就是這個孩子不像我。
趙佶愛好廣泛,琴棋歌賦、騎馬蹴鞠、品茶飲食甚至鑒賞古玩,樣樣在行。….可趙桓對這些卻全部毫無興趣,他就喜歡躲在屋子裡欣賞魚缸裡的魚,一看就是一整天,對其他的事情全不關心。
趙佶喜歡奢華,天天紙醉金迷。
趙桓則喜歡清靜,除了必須出席的皇家宴會、祭典活動、節日酒宴,其餘的宴會他是能推就推,即使勉強參加,也是端著一張臉。
久而久之,趙佶就不讓趙桓參加宴會了。
還有,趙佶喜歡女色,宮裡到處都是美女,足有上萬之多。
可趙桓根本不近女色——他是真不好,而且是一點都不好的那種。
另外,趙佶喜歡道教,想長生不老。
趙桓則喜歡佛教,清心寡欲,還痛罵那些異想天開、想長生不老的人。
——雖然趙桓罵的是那些騙人的假道士,但在無形之中把他老子趙佶也給得罪了。
就這樣,在不經意間,趙桓與趙佶的隔閡越來越大。
與趙桓完全不同的是趙佶的三子趙楷。
趙佶喜歡什麼,趙楷就喜歡什麼,而且隱隱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
按規定,皇室子弟是不許參加科考的。
可趙楷卻用化名參加了科舉。
結果,趙楷竟然還得了狀元之位。
——後來,趙佶礙於影響,將趙楷的狀元之位給壓成了榜眼。
趙楷有這樣的文采,又愛好廣泛,琴棋歌賦、騎馬蹴鞠、品茶飲食甚至鑒賞古玩全部涉獵,趙佶當然喜歡趙楷了,以至於大小宴會趙佶都帶著趙楷,各種賞賜更是不在話下,甚至授予趙楷皇城司都知的官職。
皇城司都知這個任命可是非同尋常。
皇城司就是趙宋王朝的錦衣衛,還是管理皇城治安的部門,甚至還要擔負一部分宮廷禁衛工作。
——宮廷禁衛由殿前司和皇城司共同負責。殿前司掌殿前諸班直及步騎諸指揮名籍,俗稱殿帥。負責宮廷禁衛的主要是殿前司的諸班直,這些人都是從禁軍中挑選出來的驍勇軍士,但最靠近皇帝身邊的警衛卻是皇城司護衛,稱為親從官。
趙佶任命趙楷為皇城司都知,很是有點兒“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於是,這就掀起了一場皇宮奪嫡的戰爭,趙桓和趙楷兩兄弟的關係也因此變得微妙起來。
如果天下太平,這個皇位到底歸誰,還真不好說。
然而,大乾王朝突然伐宋,關鍵滿朝文武突然逼著趙佶禪位。
趙佶隻能將皇位傳給占據著大義又有不錯的口碑的趙桓。
趙楷輸得很不服氣,尤其是他聽說,趙桓為了不當這個皇帝,把他自己哭昏過去了之後,就想著進宮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當這個皇帝。
誰想,趙楷剛進入皇宮,就被入衛的何灌給攔住了。
何灌率領數百滿身肅殺之氣的護衛,握劍質問趙楷:“大事已定,王何所受命而來?”..
劍拔弩張的形勢,以及何灌毫不客氣的態度,讓趙楷明白,他根本就見不到趙佶,不可能有機會當上這個趙桓不想當的皇帝。….趙桓和趙楷隻差一歲,他們都是出生周年封的郡王,又是同時晉的親王,幾乎不相上下。
唯一的區彆就是,趙桓是趙佶的嫡長子,趙楷隻是趙佶的三子。
可因為有趙佶的偏愛,因為個人的才華,因為有後宮的支持,趙楷贏得了更多或明或暗的支持。
這種支持在朝野上下聚集,一度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在此之前,趙楷真的不輸趙桓什麼。
而在這些年裡,趙楷或被動、或主動,都有機會贏趙桓。
若說被動,那就是等趙佶出手行廢立;
若說主動,那就是利用手中兵權,效法李世民強行上位。
可這兩個機會全都沒有出現。
趙楷稀裡湖塗的就輸給了趙桓。
這一刻,趙楷無比遺憾的想:“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趙楷暗然的離開了皇宮。
不久之後,一眾宰執奏請趙佶降詔,以鄆王楷管皇城司歲久,聽免職事,並乞以王宗楚同管殿前司公事。
皇城司這個部門實在是太重要了,即便不出今晚之事,趙桓登基以後,也肯定不可能再讓趙楷來管理了,更何況,趙楷今夜已經有了奪取皇位的苗頭?
而王宗楚是趙桓的表兄,安排他來接替趙楷擔任皇城司,並且同管殿前司公事,其目的顯然是為了讓趙桓控製宮廷中的禁衛軍權。
皇位趙佶都傳給趙桓了,還能再差一個皇城司嗎?
所以趙佶準奏。
至於趙佶喜愛的趙楷,趙佶也隻能是默默對趙楷說一聲:“楷兒,此皆命也。”
次日,趙桓開始禦臨崇政殿,正是開啟他的皇帝之旅。
白時中率文武百官入賀新皇帝登基。
與此同時,趙佶暗然的離開皇宮搬去了他登基以前居住過的龍德宮居住。
這時,朝野內外就已經有人在說:徽宗皇帝這一生犯錯無數,可他所犯得最大的一個錯誤可能就是,匆匆傳位給太子趙桓……
……
……
求月票!.
任鳥飛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