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
徐處仁和梅執禮來到了洛陽,見到了趙佶和鄭太後。
一見麵,鄭太後便替趙佶向徐處仁和梅執禮詢問:“陛下欲令我夫婦居於何處?”
徐處仁立即就按照他們事先跟趙桓君臣商量好的回答道:“尊之三從之義,道君仍居龍德宮。而諸位殿下居禁中,於典禮有所未安。朝廷見以擷景園為寧德宮,奉道君太上皇後。”
鄭太後聽言,衝趙佶微微點了下頭,像是在對趙佶說:“桓兒任地安排很合理。”
趙佶之所以停留在洛陽遲遲不走,又讓趙宋王朝的兩位宰相之一前來接他,就是因為他怕自己步唐明皇李隆基的後塵,也就是他擔心“西內之事”。
——安史之亂過後,李亨將李隆基從四川接回長安,然後李隆基以太上皇的身份入居南內,可李亨擔心李隆基複辟,派人把李隆基劫徙之西內軟禁起來,直到李隆基怏怏而終。
見趙桓安排得還算合理,也很有孝心,趙佶緊提著的心才算是放鬆了一些。
接著,趙佶又問起李存率兵圍攻東京汴梁城的過程。
徐處仁全都以實對答。
趙佶聽罷,問:“李賊退師時,為何不於方渡河之時邀擊?”
梅執禮沒敢說趙桓當時被李存給嚇破了膽,不敢立即追擊李存,隻說:“朝廷以茂德、柔福、寧福三位帝姬在乾軍當中,故投鼠忌器矣。”
趙佶批評說:“為宗社計,豈可婦人之仁!”
聽了趙佶這番話,徐處仁和梅執禮都在心中感歎:“道君大度之不可及也!”
隨後,三人之間的對話越來越和諧。
徐處仁和梅執禮都是崇尚孝悌之人,尤其是後者,他們以己度趙桓,將趙佶的所有疑慮打消,讓趙佶下定了回去東京汴梁城的決心。
說動趙佶還京了之後,徐處仁和梅執禮回到東京汴梁城,將他們與趙佶見麵的經過和趙佶的心意全都告訴給了趙桓。
趙佶也給趙桓寫了一封非常誠懇的信,告訴趙桓,他老了,也當夠皇帝了,餘生隻想好好養老,不會乾政的。
看到這樣的結果,趙桓非常高興,他召集一眾宰執商量怎麼迎接趙佶還京一事。
誰想,就在這時,耿南仲突然向趙桓建議,等趙佶的車架進入到禁軍的控製範圍內,立即就將趙佶身邊的內侍全部屏除,並且下旨:敢留者斬!
在這之後,派人去趙佶與一眾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車駕裡搜索一番,看看有沒有不軌之人,然後趙桓才能前去迎接趙佶。
梅執禮當即就表示反對。
他認為,父與子之間不必如此示之以疑,如果這麼防範,肯定會導致父子傾軋,被世人笑話。
耿南仲則堅持說:“《易》曰:或之者,疑之也,古人於疑有所不免。”
梅執禮立即反駁道:“古人雖不免於疑,然貴於有所決斷,故《書》有稽疑,《易》曰:以斷天下之疑。儻疑猜不解,如所謂竊鈇者,為患不細。”
耿南仲不服,仍引經據典跟梅執禮進行論辯,並暗示趙桓,不控製住趙佶,趙佶肯定會乾政,到那時,趙宋王朝就不是趙桓說得算了。
梅執禮則對趙桓說:“天下之理,誠與疑,明與暗而已。誠則明,明則愈誠,自誠與明推之,可以至於堯舜。疑則暗,暗則愈疑,自疑與暗推之,其患至於有不可勝言者。耿南仲當以堯舜之道輔陛下,而其人暗而多疑,所言不足采。”
趙桓聽後,很勉強的笑了笑,而耿南仲則艴然怒甚,回頭又獨自去麵見了趙桓。
幾日後,趙佶的車駕浩浩蕩蕩地回到了東京汴梁城外。
趙桓親率百官到郊外奉迎。
父子再相見了之後,趙佶為了避免誤會,脫下了龍袍,戴上玉並桃冠,著銷金紅道袍,表明他不再是皇帝,而是一個出家的道士。
而趙桓則對趙佶畢恭畢敬。
這一幕很溫馨宜人,有一種父慈子孝的即視感。
趙佶見此,心情很舒暢,多日以來盤桓在心頭的疑慮一掃而光。
在趙桓的陪伴下,趙佶很順利地回到了龍德宮。
而當初跟趙佶一塊逃出東京汴梁城的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也早在趙佶和趙桓的勒令下全都回到了東京汴梁城中。
——最後一批,這次也跟趙佶一道回來了。
陝西貧苦,過慣了奢華生活的趙佶,實在是不願意在陝西生活。
這其實也是趙佶回來的原因之一。
趙佶生平最喜歡住的地方,其實就是他從小長大的龍德宮。
在陝西的時候,趙佶曾不止一次夢到龍德宮。
如今如願以償了,趙佶才知道,龍德宮根本就不是他朝思暮想的安樂窩,而是軟禁他的地方。
原來——
趙桓到底還是采納了耿南仲的建議,準備跟李亨軟禁李隆基一樣,將趙佶一直軟禁到死。
很快,趙桓就按照他和耿南仲事先製定好的計劃,將趙佶身邊的內侍陳思恭、蕭道、李琮、張見道等十人全部貶黜,一個不留。
這還不算完,趙桓又將趙佶極為信任的宦官王仍、鄧文誥等以“圖欲離間兩宮、妄意傳播”的罪名黜免,並下令讓開封府審問宦官梁猩等,斬草除根。
與此同時,趙桓又將譚世績、李熙靖等自己的親信宦官派去主管龍德宮。
趙桓對外人說,這是為了更好的照顧趙佶,可明眼人全都能看得出來,趙桓這是為了牢牢的控製住趙佶。
對此,趙佶自然很傷心,也極為後悔將皇位傳給了趙桓這個不孝子,可已經被趙桓給廢掉全部武功的趙佶,除了認命以外,又能怎麼樣?
為了讓他自己過得好一點,趙佶隻能放下曾經的皇帝、現在的太上皇的架子,經常賞賜給趙桓的親信宦官一些財物。
畢竟,縣官不如現管嘛。
可趙桓從來就沒有放鬆過對趙佶的防範。
獲悉趙佶喜歡賞賜內侍一事了之後,趙桓立即令開封府尹去清查趙佶的東西,少一樣都不行,而得到趙佶賞賜的人,立即就被他給趕走。
在趙桓的心狠手辣之下,趙佶完完全全被趙桓給軟禁起來,插翅難飛,甚至隔絕了與外界的聯係。
趙佶也曾想過反抗,他聽說李存派嶽飛攻占河東,自己親自攻占河北了之後,判斷李存在全麵占領河北和河東了之後,肯定還會再來攻打東京汴梁城。
因此,趙佶寫信提醒趙桓,東京汴梁城並不安全,勸趙桓趕緊遷都長安,不然就趙桓留在東京汴梁城裡治國,他去洛陽幫趙桓治兵。
吳敏聽說了此事之後,立即向趙桓勸諫說:“上皇在長安時,已有截留諸路兵之意,今幸歸京師,陛下問安視膳,全孝道足矣,豈可以軍旅之事累之乎!”
其實哪用吳敏提醒,趙桓費儘了心機才將趙佶給誆騙回來,怎麼可能讓這個心腹大患再離開他的視線?
趙宋王朝的天寧節是趙佶的生日。
當天,趙桓為了展示他的孝道,特意率領文武百官來給趙佶拜壽。
趙佶滿以為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他們父子之間冰冷關係的機會。
所以,趙佶從一個酒壺裡倒了兩杯酒,自己先喝了一杯,然後才拿起另外一杯敬趙桓。
這時,耿南仲躡手躡腳的來到趙桓身邊提醒趙桓:“小心酒中有毒。”
趙桓一聽,放下酒杯就走。
趙佶見到這一幕,哭著回到了龍德宮中。
次日,趙桓下令置黃榜於龍德宮前,榜上說:“捕膽敢離間兩宮之人,賞錢三千貫,白身補承信郎。”
從此以後,趙佶和趙桓父子兩個的關係徹底降到了冰點……
……
……
求月票!
乾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