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求月票)_乾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乾宋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求月票)
背景色:字体:[]

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求月票)(2 / 2)

另外,當時大乾王朝的遠航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除了更多更先進的航海技術被特彆重視遠洋航行的大乾王朝的官私研究人員研發出來,大乾王朝的造船技術在大乾王朝建國的這十幾年間也得到了質的飛躍。

木船的缺欠表現為速度慢,運量增加受限,抗風浪能力欠佳,人工動力小,天然風力動力使提高艦船的速度受影響等等。

而以現在的工業科技,純鋼鐵巨艦,又太過沉重了,動力問題也不好解決。

於是,在李存提出鋼鐵巨艦和蒸汽機的概念不久,大乾王朝就研製出來了既帶有風帆又帶有蒸汽螺旋槳的鐵包木船。

這種鐵包木船,雖然跟後世的鋼鐵巨艦沒法相比,但其從內部設施上,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造和提升。

後來,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了鐵包木船的堅固性、大運量、抵抗風浪能力等優勢,遠遠大於純木船。

李存當時的座駕,就是當時最先進的鐵包木寶船。

四十四丈長、十八丈寬、船有四層,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船體外麵和部分主體結構包有當世最先進的鋼鐵,並配有當時最先進的蒸汽螺旋槳十二對,最高時速可達四十五公裡。

哪怕不一個港口一停,李存的座駕也能一鼓作氣的從定南路駛回南京,而且耗時最多三天三夜。

當時,大乾王朝的大臣們很快就達成一致,選擇請李存回來主持大局。

可讓大乾王朝的大臣們傻眼的是,李存竟然早在三天前,就率領東海水軍以及虎賁軍從定南路出發前往皇子大陸去了。

這可嚇壞了大乾王朝的滿朝文武。

有人主張,趕緊派人去追李存回來。

有人主張,趕緊派人去跟金人談“借糧”,先穩住金人。

還有人主張,應該以雷霆之勢打退金人,免得金人的試探,變成真正的南侵。

當時的情況是,追李存回來,肯定是來不及了,畢竟李存已經先走了三天。

退一步說,就算能追上李存,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辦到的事。

而且,李存再往回趕,也需要時間。

所以,當時擺在李標和大乾王朝滿朝文武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要麼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要麼答應金人的“借糧”勒索,先穩住金人,等李存回來再決定到底是打還是和?

巧合的是,李存留下的十二個輔政大臣,竟然是六比六,一半主戰的,一半主和的。

於是,壓力就給到了當時隻有十三歲的李標身上。

就在大乾王朝的滿朝文武以為李標會難以抉擇之際,李標卻果斷的選擇了打。

有監國的李標支持主戰派,樞密院立即製定作戰計劃,也就是,跟往常一樣,由就近的韓世忠擔任統帥,第一軍區、第二軍區和第三軍區各抽調五萬精銳人馬,出關與金軍在鬆亭關外會戰。

結果,雙方試探著打了一場,各丟下了幾百具屍體後,完顏宗翰見沒便宜可占,就退兵了。

經此一事,李標不僅在大臣當中獲得了更多的推崇,軍方對李標的表現也很滿意。

關鍵,後來事實證明,李標當時的決斷很正確,因為李存那趟出去,整整一年時間才回來,要不是李標決斷果決,及時製止了那場試探向大戰方向發展,沒準就麻煩了。

順便說一句,因為李存有近一年時間沒有回來,有人開始造謠,說李存肯定是在海上遇到了意外,想為李標登基稱帝造勢。

還有人主張,將李存留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麵的詔書取出來,看看李存有什麼交待的。

可這些全都被李標給壓了下去,李標堅定的認為,李存肯定沒有遭遇任何意外,他還聽從李綱、趙鼎、陳康伯、李光、宋江等人的建議及時處死了造謠說李存死在海上的人。

一年後,李存還朝。

得知李標的表現了之後,李存什麼都沒說,隻是又處置了那些慫恿李標打開李存立下的詔書的人。

在那之後,李存就讓李標負責處理政務和一般的國事,而他自己則躲在後宮中吃喝玩樂,隻有遇到李標搞不定的事時,李存才會親自主持。

誰都能看得出來,李存這已經是在為李標接自己的班而做準備了。

有些人甚至猜測,李存離開的那一年,也是對李標的考驗,實際上,當時大乾王朝一直都在李存的掌控當中,君不見宰相呂將、樞密使張世始終都表現得特彆冷靜嘛,而且這兩個人當時不論什麼事都始終一個投讚成票、一個投反對票,關鍵從不乾涉李標的決斷。

更有人猜測,李存根本就沒去皇子大陸,或者李存去了皇子大陸,也留下了處理任何突發事件的後手。

至於李存留在“正大光明”牌匾後麵的那道詔書,有人猜測上麵沒準是:廢除李標太子之位的聖旨。

換而言之,隻要李標打開那道聖旨,李標的太子之位就沒了。

真不怪世人有那麼多猜測,實在是,李存這個人,太高深莫測了,這麼多年來,李存始終算無遺策,誰都不相信,李存會無緣無故的冒險去皇子大陸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待了整整一年時間。

不過不管怎麼說,李標的優異表現,都算得上尤以,肯定是得到了李存和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的肯定。

這也使得李標成了大乾王朝公認的儲君,李存皇位不二的接替人選。

嶽飛也是這麼認為的。

所以嶽飛是發自肺腑的尊重李標這個未來的皇帝。

嶽飛臨回平州之前,李存突然將嶽飛叫到宮中,然後要讓嶽飛將李標也帶上戰場。

嶽飛聽罷,先是滿臉震驚,接著堅決反對,嶽飛甚至明確表示,李存就是砍了他的腦袋,他也堅決不會帶李標上戰場的。

當時,嶽飛覺得,他有抗命不遵的理由。

李存太過風流,兒子無數。

不僅如此,李存還把自己的一眾兒子全都給放出去鍛煉。

關鍵,李存的不少兒子,不僅已經表現出來了卓越的才能,還已經有了一定的勢力。

這種情況下,不論從哪方麵來看都是最適合當太子的李標萬一有個閃失,那麼大乾王朝很可能就會陷入到皇儲之爭當中,進而讓大乾王朝出現動亂,甚至是出現分裂。

得說,嶽飛想得也不無道理。

如果李標出現意外,李存的江山社稷的傳承,是很麻煩。

可李存卻對嶽飛說:“太子兩年前主張出兵,乃少年衝動之勇,可貴而不可取也,若他不經曆戰場洗禮,真正了解軍隊、真正了解戰爭,隻憑衝動而定國家大事,將來必定會害了大乾。”

李存又說:“太子在文人中長大,飽讀詩書,深曉忠孝禮法,這很好,但這書讀多了,人便難免迂腐,也易被文人左右思想,朕必讓他經曆些戰陣殺戮,充分見識到文武當並重,削一削他峰上的酸儒之氣,也要他知曉,何為真正的敢戰之心,何為衝動之勇。”

這裡有些話李存並沒有說,那就是,李存也讓李標在軍人當中好好刷一刷威望,否則不利於李標將來掌管大乾王朝這些南征北戰多年的驕兵悍將。

“朕寧願太子戰死沙場,也不願太子將來因不稱職而葬送我大乾。”

說到這裡,李存推心置腹的跟嶽飛說:“現今朕正值春秋鼎盛,若太子不能執掌大乾,重新選拔儲君還來得及,即便太子有所不測,有朕在,我大乾的天也塌不下來,若是待朕駕崩,才知太子不能執掌大乾,那我大乾斷了傳承事小,天下蒼生再陷入水火當中事大。”

李存的推心置腹,說動了嶽飛。

而且,李存還跟嶽飛說:“真龍不死,想當皇帝的人,必須要有天命護佑,不然,人不亡他,天亡他,亦然也。”

最終,嶽飛被李存說服,嶽飛冒著成為大乾王朝的罪人的風險,將李標也給帶到了平州,還按照李存的意思,讓李標跟能征善戰的嶽雲搭檔,讓李標和嶽雲一塊擔任伐金的先鋒……

……

……

求月票!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星辰之巔星辰訣 鬥羅:天生媚骨,開局藍霸團寵 職業?狗都不打! 這個男人太懂炒作 華娛從代拍開始 我有一座鏡像屋 大道之上 假千金空間通獸世,渣哥個個悔斷腸 我以惡女為資糧 1979我的年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