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軍中將校貪墨軍餉,喝兵血的事實肯定存在,但朝廷也是\"下有政策,尚有對策。\"
每次都從京中派出能臣乾吏前往軍鎮核實人數之後,再度發餉。
說起來,造成邊鎮\"名存實亡\"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朝廷財政緊張,不能足額發餉軍餉,這才導致了邊軍士卒越來越少。
某種程度上,這便是自成化年開始,大明將校開始流行\"豢養\"親兵的原因所在。
朝廷無法提供足夠的軍餉,自是要將有限的銀兩集中在自己的親兵身上,繼而保證軍隊的戰力,維係自己的地位。
諸如在民間極具爭議的遼東總兵李成梁便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
在李成梁擔任遼東總兵,坐鎮遼東半島的時候,憑借著麾下的\"遼東鐵騎\",無論是深山老林之中的女真人亦或者磨難草原上的蒙古人皆是不敢扣邊犯境。
但麾下猶如私兵一般的\"遼東鐵騎\"無疑也助長了李成梁的野心,令其心中逐漸萌生了擁兵自重的念頭。
或許無心,或許有意,李成梁開始扶持建州女真,並且坐視建州女真一步步做大。
待到朝中大臣意識到日益壯大的建州女真對遼東帶來的威脅後,卻是突然意識到,除卻李成梁之外,無人能調動其麾下猶如私兵一般的\"遼東鐵騎\"。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因為朝廷無法足額保證邊鎮的軍餉,繼而導致了一些將校將有限的軍餉用以\"豢養親兵\",維係自己的地位,繼而導致局勢愈發糜爛。
眼見得天子心情不佳,\"能言善辯\"的畢自嚴也不由得沉默不語,但臉上的憂色仍是沒有半點緩解,心中猶豫是否要在開\"遼餉\"。
萬曆末年,為了剿滅已然建國稱汗的努爾哈赤,常年不問國事的萬曆皇帝親自下令爭取\"遼餉\"。
自萬曆四十六年開始,除了貴州,四川,雲南都少數州縣之外,平均每畝土地多征收九厘的稅銀。
截止到萬曆四十八年,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共征收白銀五百餘萬兩,儘數用於遼東戰場。
但今日不同往日,約莫從去年開始,常年遭災的陝北便是出現了\"農民起義\"的苗頭,聽說聲勢頗大。
若是再加遼餉,恐怕會將已然不堪重負的百姓逼上絕路,屆時遼鎮戰事未平,內亂又起。
一想到這裡,畢自嚴的心情便是有些沉重。
\"愛卿所言,朕心中有數。\"
\"朕的內帑中還能拿出白銀一百五十萬兩,儘數交給愛卿籌措。\"
正當畢自嚴心亂如麻的時候,便聽到天子的聲音如同炸雷一般在乾清宮暖閣中響起。
抬眼望去,剛剛還有些頹色的天子已然恢複了往日的平靜,正目光灼灼的盯著自己。
\"臣,定然不負陛下眾望。\"
深吸了一口氣,畢自嚴忙是一個頭磕在地上,誠惶誠恐的說道,他自是清楚這一百五十萬兩白銀恐怕就是天子能夠拿出來的全部了。
一念至此,縱然常年沉淪宦海,畢自嚴也不由得有些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