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被眾多小太監簇擁在中間的王在晉無心理會身旁巍峨的宮城,呼吸急促,眼神深邃。
他年少得誌,年僅二十五歲便得中進士,初授中書舍人,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並且逐漸得到了萬曆皇帝的賞識,主政一方。
到了天啟朝,他依然\"簡在帝心\",被天啟皇帝召回京師,並且得以在孫承宗去職之後,入主兵部。
但是好景不長,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他便是迫於\"黨爭\"的壓力,憤而辭官。
就在他覺得此生都難以重回中樞的時候,便是收到了天啟皇帝殯天的消息,與其接憧而至的,便是新天子召其回京輔政的聖諭。
才剛剛行至京師,天子便對其委以重任,令其率核查兵冊,整飭京營,現如今更是讓其重新入主兵部。
縱然沉穩如他,也不免心緒難平,無心理會身旁小太監爭先恐後的恭維聲。
...
...
\"京中風雨,愛卿當是有所耳聞了,關外蒙古蠢蠢欲動,愛卿有何看法?\"
待到身前臣子落座拱手行禮落座之後,案牘之後的朱由檢便是有些急不可耐的追問道。
聞言,王在晉便是有些愕然的看向案牘之後的天子,他萬沒想到天子向他問詢的第一個問題,既不是整飭多時的京師大營,也不是日漸萎靡的遼鎮,反而是近些年愈發老實的蒙古。
沉吟少許,整理了一下腦海中的思緒,王在晉不由得抬頭正視天子\"回陛下,依臣愚見,這些蒙古韃子不過是認為我大明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虛張聲勢罷了。\"
\"哦?\"
聞言,朱由檢倒是到了興趣,這王在晉倒是敢說,在遼東的建州女真崛起之前,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一直是明廷最大的敵人。
怎麼到了王在晉嘴中,卻好似有些\"不值一提\"?
須知,萬曆末年,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還曾領兵攻伐廣寧,引得朝野為之震動。
隻是隨著努爾哈赤的崛起,蒙古大汗為了暫避鋒芒,這才不斷領著麾下的察哈爾部\"西遷\",極大緩解了明廷邊鎮的壓力。
許是知曉自己的言語有些\"危言聳聽\",不待案牘後的天子有所反應,王在晉便是緊接著說道\"自隆慶和議之後,草原上的蒙古人便是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猙獰,雖然偶有扣邊犯境,但威脅卻是大大降低。\"
\"現如今,遼東建奴如日中天,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遠遁青海,與我大明接壤的內喀爾喀部又一向恭謹。\"
\"關外蒙古蠢蠢欲動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空穴來風。\"
言罷,王在晉便是小心翼翼的看了案牘之後的天子一眼,他自是清楚他的這樣一番言論若是放在外朝,會掀起何等的軒然大波。
縱然他一向以\"直言\"著稱,但此時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
\"朕聽說邊鎮衛所名存實亡,些許將校更是無視朝廷禁令,與那些旅蒙商人沆瀣一氣,走私兵刃鐵器,卻不知是真是假?\"
不多時,天子聽不出喜樂的聲音在暖閣中悠悠響起,但其內容卻是令得閣中眾人猛然變色。
大明傳承兩百餘件,邊鎮廢弛,戶所名存實亡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私通蒙古\"可是等同謀逆的大罪,這可玩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