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手中能有糧食,終是有備無患,說不定便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聽得此話,駱思恭的臉上也是露出了一抹心動之色,但少許的思考過後,便是緩緩搖了搖頭。
大同距離宣府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起碼三天內走一個來回,是斷然來不及的。
既然這亂局已然避不可免,倒不如坐視不理,且要看看張家口堡中的那些商人究竟還有什麼手段,反正自京中而出的騎兵不日便能抵達宣府。
早在數日之前,他便是接到消息,天子已然自四衛營及京營各抽調兩千精騎,由幾名武臣領銜,日夜兼程,朝著宣府而來。
如今他們錦衣衛輕舉妄動,還有可能打草驚蛇,刺激到張家口堡城中那些商人敏銳的神經。
這些邊鎮的豪紳富商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私通建州女真,當真是好大的膽子。
\"大人,卑職隻怕軍中嘩變..\"
見得駱思恭搖頭拒絕,幾名錦衣衛不由得小心翼翼的說道,同時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城頭,臉上有些許不安。
視力不錯的他們已然能夠清楚的瞧到,往日裡好歹還有幾名兵丁值守的城頭已然空無一人。
依著他們錦衣衛這些天的摸爬滾打,已然知曉這宣府城中的將校均是與張家口堡城中的那些豪紳富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雖然新任的宣大總兵楊肇基才剛剛上任,便是借口\"換防\"將駐紮在張家口堡外的幾名將校調到了大同,但這宣府仍有不少將校與那些商人互成一體。
\"放心,在那些商人逃離張家口堡之外,宣府還亂不起來。\"
聞言,駱思恭深邃的麵容上湧現出一抹高深莫測的笑容,他執掌錦衣衛二十餘年,最是了解人性。
那些商人一生的心血皆是集中在張家口堡,豈是那般容易舍棄的,不到最後一步,他們斷然不會\"背井離鄉\"。
更彆提他們自信整個張家口堡乃至宣府皆是他們的眼線,即便是朝廷真的有所動作,他們也有時間,從容麵對。
故而在城中糧食徹底告罄,亦或者他們下定決心逃離張家口堡之外,這宣府還亂不起來。
\"盯緊城中的那些商戶,尤其是糧店。\"
\"若是敢哄抬糧價,即刻拿了。\"
又是瞧了瞧冷清的街麵,駱思恭肅聲下令,京中距離宣府不過四百餘裡,縱然那些鐵騎為了掩人耳目,刻意放慢了速度,但最遲後日便能到了。
隻要這些騎兵一到,這宣府的亂局便會瞬間平定,屆時便是那些商人的死期。
想到這裡,駱思恭的眼神便是淩厲了不少,這些商人竟是敢私通建奴,啃食大明的國本,罪無可赦。
沉吟少許,駱思恭又將目光移到了大同,張家口堡的那些商人僅僅是一個開始,而非結束。
真正的大魚,還在大同城中。
比如世襲罔替的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