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弘盛緩過了勁了,“來,讓你爸我上上手。”上前把玉佩和鑰匙暫且拿到上邊,把絲絹地圖鋪平展。
絲絹沒一點的損傷,要不是知道劍是四百多年前的古物,會以為絲絹是新織出來的。
上麵的地圖和字跡都是繡上去的,十分的清晰。
“爸,看這個。”
父女兩個都是從小學讀的祖傳下來記事冊子,都認識繁體字。
絲絹的右上角字最多,是一個留言信。
“鄭家的後人親啟:借鄭家之劍一用,存下此藏寶圖。玉佩權當是付的借用費,贈於滴血認主之人。
地圖既然現世,寶藏也該現世了,以免久放地上有所損毀,按圖去讓寶藏重見天日吧,寶藏裡另有報酬給予鄭家後人。
此寶藏是為後世所有人準備,除鄭家後人該得的報酬外,裡麵之所有物品務必呈現於後世所有人麵前,如若誰有私心想占為己有,則必遭天譴。
奪鄭家之劍以及鄭家應得之物者,亦必遭天譴。..
勿謂言之不預也。
伏。”
父女兩人相視一眼,“真是伏夫人。”兩人都讀了記事冊上的記錄,幾乎可以肯定留言的人是伏夫人。
對於留言上大白話似的用詞語氣,兩人很習慣了,因為他們祖上的記事冊子基本都是這種風格。
“這玉佩是伏夫人送給我的。”鄭仙桐拿起了玉佩,細看發現了驚喜,“上麵雕刻了一朵泡桐花,哇,伏夫人太神了吧。”
她爸爸給她起名字的時候,靈感來自於老家的一棵大的泡桐樹。一般人看到她的名字會以為桐取的是梧桐的意思。
女兒得著好東西,鄭弘盛隻有高興,“收好了,以後又是個傳家寶。”玉佩一看就很貴重。
鄭仙桐樂滋滋地收起了玉佩。
鑰匙是銅製的,應該是開啟寶藏門用的,兩人看了看放下了。
父女兩個再看起了地圖。
小說裡的藏寶圖總是言之不詳,有時還要設置一些難題讓人破解,而眼前絲絹上的地圖,標的太詳細了,還附有說明,一目了然。
上麵標明了是大夏朝滕陽郡的地圖,藏寶的地點具體地點也標的清清楚楚,連怎麼找到大門,怎麼打開都寫了。
當然,上麵的地名都是大夏時的古稱。
“這地圖,我記得是……”鄭弘盛找出一個記事冊子,翻到繪有地圖的一頁。
跟絲絹上的一比,記事冊子上的地圖繪製的隻能用潦草來形容。
不過也能看出,兩個地圖有相同的地方。
藏寶的地點是大夏時的端親王府的地下。
換算到現在的地點,“應該是滕陽縣王府坡。”
大夏朝的端親王府被後來的大卓軍隊付之一炬,後來又經曆了大河改道,那一帶不再是居住區,到了現在隻留下了一個王府坡的地名。
為了確定王府坡就是原來端親王府所在地,鄭仙桐拿來了電腦,搜出了大夏朝時的地圖,又做了比對。
兩父女討論了一陣子,確定應該就是王府坡的東南一帶。
接著問題來了,到了現在,兩人不可能扛著鐵鏟就去挖寶藏了,隻能跟有關部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