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名氣大,但實際上並不太寬。
當高句麗大軍從河穀地趕至太子河的時候,在發現對岸的白雲山上旌旗飄蕩的時候,也不慌張。
很快,一群如野人模樣的奴隸被高句麗人國人驅趕到太子河裡,開始鋪設浮橋。
這些奴隸中有很多都是遼東當地的漢民,是高句麗人曆次出山劫掠來的。而有了這些漢民的幫助,八條浮橋很快就在太子河上鋪開了。
而之後,高句麗人將輜重大營設在了太子河的南岸,然後從五部國人中揀選了三千國兵跨過太子河浮橋前驅至白雲山腳下。
此時,清澈的太子河,波光粼粼,風吹起一皺秋水,恰似美人輕笑。
但當無數草鞋、臟腳踩在北岸細軟的河灘地上,汙濁混入了河水,清澈混入了塵埃。
三千國兵密密麻麻如螞蟻一般將白雲山圍做一團,呼號震天。
而統領這三千國兵的統帥名大角鹿。
其人名字雖然不顯,但實際上卻是國內有數的猛將。
高句麗人去蠻荒未久,依舊保持著濃烈的尚武之風,國中將帥皆為知名的勇士,不能力伏眾人者不能為將帥。
而眼前這個叫大角鹿的,其人身高就有八尺,渾身腱子肉,膀大腰圓,即便是一套鐵甲披在身上都裹不住。
一般而言,山地漁獵民族普遍比平原種族個子要矮上不少。所以八尺可能在漢人中不在少數,但單獨放在高句麗中卻是如天人一般。
更不用說大角鹿還有手撕虎狼的無匹巨力,這使得他當之無愧的成為國中知名的武士。
此刻,他端坐在一匹戰馬上,雙腳離地不過數寸,頗有巨人騎小馬的滑稽感。
但這也是沒辦法,同樣因為山地的原因,這裡的戰馬也要比其他地方要矮。
而高句麗人不斷侵擾北麵的扶餘人,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獲得優質的戰馬。
扶餘人那片處在鬆嫩平原又氣候寒冷,更能養出高大剽健的戰馬。
看著遠處的白雲山,大角鹿嘿嘿一笑,嘲諷道
“這些人在咱們麵前築山城,真的是滑稽。”
但他下麵的其他幾個國中將領,卻沉默不語。
的確,高句麗和漢人一比,確實更善於築造山城。但即便以他們的角度來看,眼前這座白雲山壁壘同樣不容小覷。
這白雲山壁壘怎麼紮的呢?
其壁壘主體幾乎都是沿著白雲山脊構建,然後在上山的山道上又構建兩處吊樓,此外白雲山上還有水源。
要想攻破這樣一道山城,不丟個屍山血海下去,幾乎不可能。
但高句麗人又不能不打。
不打,他們就無法抵達襄平城下。不打,那他們撤回國中的通道就要被漢人威脅。
所以白雲山壁壘就是典型的守在要衝,非拔此壁,軍不可行。
而且和大角鹿是從國中演武中脫穎而出的不同,他的這些個部將卻都是打老了仗的,且不說能力有多強,但和公孫家爛仗打多了,也到底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打仗到底是要死人的,這戰端一起,那誰生誰死就是半點不由人。
再加上,他們現在已經離開國內,深入到了漢人的地界,再怎麼小心也不為過的。
於是,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在給大角鹿強調,萬不能小覷,不然毀了一世英名。
大角鹿也是個聽勸了,他讓一個小邑長帶著百多人的國兵攻山,在被殺的大敗後,也就索性不攻了。
反正在大角鹿看來,去救什麼公孫家純屬就是笑話,還不如在山下混著。
於是,大角鹿讓各軍休息,之後就喊來十個彪悍武士入幕,然後玩起了角觝。
時間已經進入到了九月,外麵的高句麗國兵都裹著皮衣,咱們大角鹿卻直接赤著上身。
在他的後背上,一幅相當有美學價值的大角鹿刺青活靈活現。
而那邊,十個彪壯的角觝士接連向著大角鹿撲來,卻被他閃過然後以技巧摔飛。
直直出了一身的汗,大角鹿才覺得暢快。
就在這個時候,外麵人入報,說在東麵看見四個漢人騎士,各自扛著個旗幟,不知道在乾什麼。
大角鹿問了一句
“知道那旗幟上寫了啥嘛?”
健步一窘,顯然並不認得。
大角鹿無奈,隨手拉著一件皮子裹在身上,然後就走了出去。
片刻,也不知道對麵發生了什麼,就見大角鹿氣得火冒三丈,帶著自己全部的矮腳馬騎軍團直接去追殺了四個漢人騎士。
……
與此同時,在太子河南岸,旌旗飄揚的高句麗營地內。
消奴部的大人淵大乙正坐在榻上聽著營內各山城主和小邑主彙報著各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