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袁紹會盟的使者主要是以下三方,分彆是關西朝廷、青州曹操、南陽袁術。
至於陳留的張氏兄弟在袁紹看來幾乎就是附庸,唯自己馬首是瞻,便沒列席。
所以當中帳外的袁軍吏士們縱酒高歌,享受袁紹賜予的酒肉時,中帳內這三家卻與袁紹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不論袁紹如何自我安慰,或者是故作鎮定,赫赫泰山軍就如同泰山一般壓在他的心頭,給他壓得喘不過氣。
所以他迫切的希望這三家能在其他方向主動進攻,緩解他這邊的壓力。
但袁紹的想法自然得不到其餘三家的支持。
用他們自己話來說,他們各家也在煩於戰事,他們的敵人也不僅僅是泰山軍。
如實力最強的關西軍來說,他們剛剛平定了益州的動亂,但依舊有大量的益州士在地方作亂,這牽製了關西軍大量的精力和兵力。
不過,關西軍的困難也是暫時的,因為他們正逐漸挺過最艱難的階段,以平西將軍傅燮為首的平西大軍終於在金城一帶抓住了叛軍的主力,雙方決戰榆穀,漢軍大勝。
此戰,羌酋北宮伯玉、叛軍領袖王國被梟首,涼地大豪韓遂帶殘軍退往河西走廊深處,再不能對關中腹裡構成威脅。
而之前酒泉一帶的屯田兵亂也被傅燮的副帥郭汜平定,除了變軍首領張橫逃脫,餘下核心骨乾二十八人皆被郭汜扒皮充草,巡酒泉各地。
雖然張橫依舊在河西走廊深處招徠殘部,不過也已不能對關西造成威脅。
所以此時的關西已經度過他地緣最惡劣的階段,在西北麵,以汾水為界與泰山軍對峙,在東麵有崤函之固可以為憑,而在涼州和益州兩麵,也可以開始休養生息。
但包括董卓在內的一眾關西決策層依舊不敢掉以輕心,隻因為隨著泰山軍拿下京畿,後者將成為關西的最大威脅。
於是,與中原地區諸侯勢力的連橫也就是勢在必行了。
不過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要讓關西給袁紹做火中取栗的事情,那是萬萬不可能的。此時的關西隻能對袁紹保證出動少部分兵力在崤函一帶牽製泰山軍,更多的他們也無餘力了。
多年的戰亂雖然磨煉了一大批精兵悍將,但也消耗了雍、涼、益三州的元氣,如果真有實力,他們早就去反攻並州了,畢竟並州的泰山軍就彷佛一柄巨斧懸在頭上,讓董卓和劉協整夜睡不著。
如果說關西有實際的困難,那青州的曹操則有更深的考量。
這一次代表曹操參加袁紹會盟的是陳群。
對於陳群這個小輩,袁紹說得很不客氣。他需要曹操立即在青州對泰山軍大本營的冀州進行反攻。
袁紹也是講道理的,他告訴陳群,現在泰山軍主力雲集京畿地區,正是他後方最為虛弱的時候,而這也是曹操鉗攻泰山軍的最好時機。
他這邊牽製主張衝的主力,曹操那邊從平原渡過大河,直襲鄴城。袁紹還說,河北陷入賊土並未多久,還有很多心向漢室的賢老,一旦曹操打出漢室的旗幟,河北必然大亂。
而一旦京畿地區的泰山軍知道北方生亂,必然著急回援,如此他再提大軍十萬擊其墮歸,則天下大事可定也。
甚至袁紹還私下給曹操許諾,待平定泰山軍,必與青州共分其土。那意思頗有一種袁與曹共分天下的意思。
但不管袁紹是硬也好,軟也罷,陳群都是做應聲蟲,來來回回都是那句話,要回去和曹操稟告才能確定。
最後袁紹對陳群這個啥也沒有權柄的應聲蟲再無興趣,然後直接修書一封送到青州,讓曹操務必遵從。
陳群從頭到尾都很誠惶誠恐,但他到底什麼心思沒人能看出來。
關西那邊不指望,曹操那邊不省心,但卻沒想到從來都沒抱希望的袁術那邊卻答應得乾脆。
這一次袁術不僅親自來會盟,甚至還非常乾脆的答應了袁紹,準備向北出兵,直接威脅京都的西南方,與正南方大穀關的袁紹主力遙相呼應。
甚至袁術還向袁紹保證,會組織五萬左右的軍隊北上參加這一次戰鬥。
這讓袁紹大喜過望,雖然他並不清楚袁術為何會有此改變,甚至他一度以為袁術是真的懂事了。
而無獨有偶,當袁紹寫給曹操的書信還沒有送出去的時候,人曹操寫給袁紹的書信就已經到了。
這封書信是陳群剛走的時候,曹操寫的,等陳群到了河洛大營,這封書信後腳就到了。
在信中,曹操和袁紹可以說不謀而合,皆決定出兵冀州。
曹操分析了現在的形勢,在信中他高度讚美袁紹的果決,支持袁紹的行動,並無條件支持他。
曹操不是空口支持的,他在信中表示,他會提精兵兩萬渡過大河北上冀州,直插泰山軍的後方,以策應河洛的袁紹。
就這樣,局麵完全向著袁莎這邊突變,此刻反泰山軍聯盟的軍隊已經高達十三萬。
其中袁術五萬,曹操兩萬,他布置在廣成關、潁川方向的大軍六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而關西的使者楊密在得知袁紹竟然籌劃了近十三萬的大軍,其人在和其餘使者商量後,也向袁紹許諾,關西將會出兵兩萬出函穀關。
於是,霎時間,反泰山軍聯盟總兵力高達十五萬,將對“百戰百勝”的泰山軍進行絞殺。
不過這個情況,京都內的張衝雖然不知道,但從未掉以輕心。
……
京畿地區的形勢複雜有點超過張衝的預料。
此前關東朝廷對於京畿地區的搜刮已經到達了一個極點,導致大量的民戶、黔首躲入嵩山,雖然泰山軍不斷在山下宣傳政策,但這些入山的黔首們已經被亂世駭住了,壓根不為所動。
獲得這些人的信任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現在的泰山軍恰恰沒有這個時間。
那日張衝收到的軍報正是大穀關被破的軍報。
大穀關原有守軍千人,是朱靈麾下的兩個營頭組成。但誰也不曉得,這個營頭的兩個副營將竟然被袁軍給策反,於是在大雪那夜,敵軍在叛徒的策應下,攻破了大穀關。
隨後,袁軍長驅直入,在劫掠了數座附近的塢壁後,就結營在太穀關外等待後續的援兵。
到如此階段,已經容不得泰山軍猶豫了,戰爭已經到來。
但現在的泰山軍狀態並沒有多好。
首先京畿地區方下,各地區都還未組織分田,所以京畿地區的百姓渴望獲得戰前泰山軍許諾的東西,這個時候如果不分田甚至還要再征召他們,那對泰山軍的聲譽會造成很大的打擊。
此外京都城內的情況也不理想。
那些失去權力的公卿貴族也在蠢蠢欲動,他們對這座城市太了解了,縱然泰山軍已經全麵接收了這座城市,但依然像一個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