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府主管,他不用行跪拜之禮。
躬身一禮之後,將香插入香爐中,隨後,便出言請“默祖娘娘”指引。
門口的夜明目光微動,可以看到,元持心身上濃厚的浩然正氣在其言語聲後,有一道飛出,落入“默祖娘娘”像中。
神像發出常人不可見之光,緩緩在前聚集。
光華灑下,落在下方香爐之中。
香灰被攪動,化為幾個字
外間遠觀眾人隻看到在知府大人請願之後,香灰自行動起來,出現字跡。
這一幕讓眾人驚呼起來,門外一群人頓時山呼海嘯般跪地下拜,口中大呼“默祖娘娘顯靈”。
大殿內的元持心也是驚訝於“默祖娘娘”如此靈驗。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江南人,他從小對“默祖娘娘”的故事也是耳濡目染,此時見“默祖娘娘”顯靈,心中不免有些激動。
立即看向香灰所成之字,乃是“禮海觀”三字,在元持心看後三息,字跡消失不見,爐中香灰恢複正常。
得到提示後,元持心對神像再一禮,退出大殿。
剛一出來,就被眾人圍起來,紛紛詢問“默祖娘娘”給了什麼提示。
這事元持心自然不好公之於眾,說是娘娘暗示,不可多言。
眾人聞言,雖然不免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
隨後,百姓們自發讓開道路,恭送元持心等人離去。
而城中關於“默祖娘娘”顯靈之事,也是一下子傳開。
許多人都誇元知府乃是真正的好官,否則也不會得到“默祖娘娘”的認可。
一行回到府衙後,進入政事房最裡間,元忠把門。
元持心這才說出“禮海觀”三字。
“善緣先生,不知你可知這‘禮海觀’在哪兒?”
夜明道“在下也不是本地人,如何知曉,這事恐怕需要問本地人。”
元持心聞言,叫來薑新林詢問“禮海觀”之事。
“禮海觀”
薑新林思索一會兒之後道,
“大人,這‘禮海觀’小人知道的也不多。
這家道觀應該就在平波府範圍,隻是平素很是神秘,少有門人出關。
據說門中都是會法術的真仙人,但有外出,定是有降妖除魔之大事。
而且,其門派所在地鮮有人知,想要找到,恐怕不容易。”
“那你可知,誰知道這仙門所在地?”
“這,小人也不知。”
揮退薑新林之後,元持心打算尋找城中一些宿老,這些人經曆得多,可能會知道一些線索。
元忠表示這事交給他就好。
領了這差事後,便安排衙役、捕快等尋找城中老人,逐一詢問起來。
隻是不防這些老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嘴不嚴,明明一再強調不要將“禮海觀”之事宣揚出去。
老人們也都表示會守口如瓶。
結果這些人都是些敞口瓶,等問話人一走,立即就將事情到處宣傳。
沒多久,全城都知道知府大人在找“禮海觀”。
這讓元忠羞愧不已,自覺辦砸了差事。
元持心並未責怪他,隻是讓他繼續用心辦事。
不得不說,有時候,事情人儘皆知,也不一定是壞事。
比如這次,百姓們聽說是知府大人在找“禮海觀”,且很可能與“默祖娘娘”的提示有關,紛紛自覺發動起來,尋找線索。
人多力量大,不是瞎說的。
不到一天,就有數十人到府衙消息。
通過那些見過“禮海觀”弟子之人的描述,範圍很快縮小起來。
最後,所有線索都彙聚在了平波府城外七十裡的“觀海山”上。
隻是這山有點兒問題,據百姓們所說,這山終年被霧氣所籠罩,所有進入山中的人,都會迷路,最後又莫名其妙的走出來。
從來沒有人能穿過迷霧,上到山上去。
元持心聞聽此事,又念及這山就叫“觀海山”,決定親自前去看看。
次日一大早,便乘船順江而來,直達“觀海山”下。
遠遠看去,觀海山毗鄰大海,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
無論什麼時節,周圍都有雲霧環繞,根本看不清山上景象。
元持心見此,知百姓所說應當不假,此處當有仙門。
夜明看一眼這山後,微微一笑,沒說什麼,隻是跟著元持心一起下船,往山中去。
進入山中,果真被大霧所迷。
沒走多久,隨同而來的親衛竟然走散,隻剩下夜明、元持心、元忠三人在一起。
元持心見此,並不畏懼,繼續往前去。
不多時,發現前方有一斷崖,斷崖下深不見底,隻是看一眼,就令人眼暈,心中恐懼自生。
斷崖旁立有一石碑,上有“心有齟齬落此崖,正氣存身路如平”之句。
元持心觀察這石碑一會兒之後,看一眼前方萬丈懸崖,竟是大步向前。
元忠見此大驚“老爺!”
卻見元持心一步踏出,竟然穩穩踩在空中,如履平地,不見一點兒墜落跡象。
夜明也是一笑,邁步上前,跟上元持心。
元忠見自家老爺都去了,也不管那麼多,踏步往前。
一步往前,整個人直接掉落下去。
隻是方掉落一點兒,就見元持心腳下忽然延伸出一朵雲霞托住元忠,載他懸於空中。
夜明見此笑道
“好一個忠心耿耿之人,你這名字,倒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