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隱居地球,鎮諸天神魔!
自去公孫世家提親回來,許仙就一直在上清派祖庭茅山待著。
許仙最後還是決定娶公孫佳人,大半是因為那一眼的心弦撥動,小半是因為和她待在一起時真的挺自在舒服的,最後還存了些許報償公孫世家的意思。
畢竟大宗師公孫無妄的被殺,許仙自覺有一半責任,公孫世家折了一尊底蘊,又受到了羞辱,許仙娶公孫佳人,也算還公孫世家一尊底蘊。
但許仙化身的這個元林宗父母早亡,親眷不存,因此提完親後,經過磋商,成親儀式卻是安排在了上清派祖庭進行。
這其實很不合規矩,但考慮到新娘子是道門劍絕,新郎官又是上清派嫡傳,更是一尊隻有極少數人知悉的合一境神明,本來門風就有點散漫的上清派作為元林宗的師門自然也應承下來。
許仙負手靜靜地佇立在茅山之上,他的身姿挺拔如鬆,一襲白衣隨風輕揚,宛如山間白雲,飄逸出塵。
許仙的長發未束,隨風自由飄舞,如同黑色的綢帶在空中翻飛,瀟灑而不羈。
此刻的許仙,宛如一位遺世獨立的仙人,站在高山上,俯瞰著腳下的大地,感受著山風的吹拂,心中一片寧靜。
許仙至今還記得自己登門公孫世家時,公孫佳人從簾幕後探出的那雙因為歡喜明亮得跟星辰一般的眼睛。
隻可惜按照禮儀,提親後至婚禮前,許仙是不能和公孫佳人見麵的。
許仙是真的喜歡公孫佳人,喜歡她的磊落颯爽,喜歡她的英氣勃勃,也喜歡她眉眼間偶爾流轉的那種溫柔,更喜歡和公孫佳人在一起時自己平和喜悅的心緒狀態。
這種感覺和聖女伽藍、侍女梨渦又不同,許仙對自己的聖女侍女更多是欣賞和寵溺。
欣賞聖女伽藍巾幗不讓須眉的雄心壯誌和果決魄力,寵溺侍女梨渦的溫順乖巧、嬌憨可愛。
聖女伽藍就像她戴的那張雙頭銀蛇麵具一樣,似乎完全具備著兩個人格,但又不是割裂的,而是圓融於一體,連許仙都忍不住有點驚奇。
漫長歲月裡,許仙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物,也見過許多擁有多麵多人格的人,仿佛身體裡住著不同的靈魂,但往往這些人格都是彼此分離、相互獨立的,像是黑夜與白晝,永遠無法在同一時刻相遇,如聖女伽藍這樣圓融無礙合於一身的許仙也是第一次見。
伽藍既能溫柔如水,又能狠決如鐵;既能聰明絕頂,又能天真無邪。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特點在伽藍身上和諧共存,圓融轉換,似是天生如此,毫無違和感。
“哦,現在應該叫你聖主伽藍了。”許仙喃喃自語道。
許仙卓立臨風,袖手俯瞰腳下雲山,心有隱憂,輕歎道“伽藍,明天的婚宴,你最好還是不要來吧。否則,我真的好為難的。”
……
茅山,在大唐江南道東,被道門稱為“上清宗壇”,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之美譽。
茅山峰巒疊嶂,山峰峻峭,洞天爭奇,綠樹蔽山,雲霧繚繞,景色秀麗動人。
茅山因為三茅真君而得名。
三茅真君原來是出生在鹹陽南關的三兄弟。
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歲時就棄家赴北嶽恒山讀老子書及《易》經,服餌內修積六年,後麵見西王母,受玉佩金鐺之道、太極玄真之經,四十九歲時學成得道而歸。
中茅君茅固,字季偉,漢景帝時舉孝廉,累遷至武威太守。
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漢宣帝時遷洛陽令,後拜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
茅盈得道後,兩兄弟均棄官還家,求連於東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共參道法。
當時,江南句容一帶,瘟疫流行,聞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
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華陽洞。經過三茅真人救治,病愈者數百人。
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
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
後人在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君,稱山為茅山。
東晉時期,茅山腳下誕生了一個男孩。正是道教史上赫赫有名的小仙翁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東晉時期丹陽郡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
受伯祖父葛玄影響,葛洪16歲時拜煉丹家鄭隱(葛玄徒弟)為師,後歸隱山林研習。
他曾一度從軍立功,被授予要職,但堅辭不就。
公元314年起,葛洪隱居茅山多年,在金壇乾元觀、金牛洞等處潛心煉丹修煉。
葛洪所著《抱樸子》繼承和發展了東漢以來的煉丹法術,對之後道教煉丹術的發展具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