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嬸在火車上一路聽到最多的消息就是第一百貨和淮海舊。
作為成年累月都需要排隊購物的主婦,她覺得非常有必要再詳細打聽打聽,免得趕了個早一天都進不去還白白浪費時間。
打聽好後,她是興衝衝地回房了,關平安聽了一耳朵真沒興趣。逛廢品站,她是想淘寶,去淮海舊乾啥?
便宜沒好貨。
可薛嬸的一句話卻戳中了關平安的軟肋。她說正好你幫你娘挑些罩衫,寄過去你娘好走人情。
關平安仔細想想還挺有道理的。她家不缺布料,可年前屯子裡的那些嬸子大娘們為了湊點布料急得喲~
還有她娘正月帶回娘家的那點布票,當時可讓她仨舅娘高興壞了。她一堆兒的表哥們可不能光身子。
行!
反正她就錢多,買了就直接寄回去!
借口?
有她老子在怕啥!
次日一早,住一個房間的薛嬸帶上關平安就走人。什麼,你們爺們也去?去去去!彆瞎湊熱鬨!
薛嬸原以為自己就帶了個小丫頭,沒什麼東西拎不動的,結果她就低估了某位小人兒的戰鬥力。
那豪氣的,比她老家村裡的財主更有氣派;那架勢丫,比她見過兩麵的齊老爺子更要威武十分。
可你爹你娘知道不?
薛嬸很懷疑小丫頭所謂的她爹說了有合適的就幫鄉親們帶的托詞。昨晚這孩子對來淮海舊好像還不怎麼熱情的。
那一紮紮錢哪來的?嗨,彆說了。她家大山都說了這關家的日子過得沒比城裡人差,何況還有梅老寵著小丫頭。
買吧,買吧。
當然,你想攔也攔不住。
實在是這裡的情況已經超出了關平安的想象。便宜,老便宜了,比黑市的價格便宜得快不要錢了。
瑕疵?
就罩衫上的紐扣眼歪了,就布料給染壞了,就鞋子顯得不對稱,就雨衣前後有些長短不一,就搪瓷杯掉了口瓷……
要關平安說這些都不是事兒。她屯子裡的父老鄉親們個個都是能手巧手,況且他們還都是實在人真不介意的。
有感於上次買缸事件,這次關平安是拚了命的采購。她不需要屯子裡的鄉親們感激,就是想為大家夥獲點利。
人群裡始終有一道稚嫩清脆的聲音時不時地響起,“阿姨同誌,給我來男式的大號罩衫。我屯子裡有好多叔叔伯伯,多給些。”
“叔叔同誌,我屯子裡有好多爺爺奶奶。我們那旮遝地兒一年有大半年下雪,老人家怕冷,你多分我些棉被棉大衣。”
“姐姐同誌,我屯子裡好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一年隻有一件衣服,麻煩你多分些布料給我。”
關平安聲聲句句都帶上我屯子裡……但鄉下人的身份可恥嗎?不!背朝黃土麵朝天的鄉親們都是挺直了他們的脊梁骨過著一天又一天的苦日子。
或許要感謝這個年代吧。
很快的,隨著關平安一個一個櫃台移動,後來總有人會搭把手。漸漸的……對門的一處角落仿佛就成了她專用堆積物品的場所。
對於這些好心人,擠得滿頭大汗的關平安一一感激致謝。是的,好人無處不在,不是所有的城裡人都帶了有色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