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活到他這把年紀,豈能真沒留點底子。他就是再落魄,這點能量還是有的。
隻不過不到危及自己兒孫性命的這一天,李老不想動彈,也得權衡利弊。可他真看好關有壽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是的。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就是說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這是他李家一代代傳下來的祖訓。
在關有壽教育孩子的一言一行中,李老好似又看到了他早逝的曾祖父。他曾祖父也是如此,一手拿著戒尺,一手拿著顆棗。
又一次被莫名鍍了一層金的關有壽可不知道老爺子的想法,否則肯定嚇得他連連搖頭,斷然否認。
自己知道自己的根底,關有壽從不覺得自己有比彆人贏的地方。當然,輸於彆人的,他肯定也沒有的。
隻不過是習慣了凡事都喜歡設身處地去想一想,然後守住底線再去乾。多簡單啊,哪來這麼多道道。
夜深人靜的,不止關平安他們仨人跟著他們幾位上課,就是王老也對關有壽進行一對一教導。
葉秀荷呢,依然在家啃著她的《三國演義》,順帶看門,而黑子與二黑兩口子呢,它們依然堅守它們的崗位。
就是這一晚,終於讓李老下了決心。原本以他的推測,在這兒最多待個五年,局勢很快就會有轉機。
可今晚收到老伴轉交而來的家書,李老的堅持再次動搖。按理大孫子過來最理想,可畢竟已經成家立業。
又到一晚授課往常之時。
“李建平是吧?”關有壽確定好姓名無誤,他很是乾脆利索地點頭。“您老放心,隻要那邊同意,我這邊就能接收。”
麵對他們五位,關有壽沒想隱瞞實力。對於老五程浩和王啟發他們倆是如何順利上位,瞞不過他們五位。
再說對於知識青年回城問題是畢竟難,尤其是身世上有汙點的,有限的名額絕無可能分到他們身上。
但從下鄉插隊的農村轉到另外一個地方的農村真不是多大的問題,隻要那邊生產隊肯放人就行。
關有壽沒多言問一句李老為何明明已經安排好孫子又想大費周折再調過來,不是據說在那邊不錯?
或許老爺子是想把孩子放在自己眼皮底下安全,或許也是想調孫子借機跟在身邊學習。總歸每人都有各自成算。
除了王老孤身一人在國內,估計其他幾位也有想法。隻不過各自情況不同,安排的方向就不同。
就如一輩子從伍的瞿老爺子,他家孫輩就寧願安排到偏僻兵團,多少有曾經的部下照顧一二之意。
這些都說明什麼?
人脈很重要。
大權在握的,隨時有可能一夜反成階下囚;手上握有金山銀山的,也得考慮有沒有那個命花著。
唯有結交的人脈,就如蜘蛛網,一層又一層,結的最多就最結實。就是其中一根線斷了,還有蛛絲圍繞。
這不,就如他家小北,就是孩子人在這邊,他就一直不忘人脈關係的益處,每年都會回去一趟。
閨女啊,你哥已經在行動,可你還有的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