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於80年代!
王進軍不由的點了點頭,轉而問唐偉東道“唐總,這玩意兒雖然大概率是從‘土裡’刨出來的,不過貴在一個稀罕,你真沒興趣?如果對方確實急用錢,說不定砍砍價,花點小錢就能拿下來呢!”
唐偉東卻是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過了一會兒他突然開口問鄧總道“這個找你貸款的,也就是這兩件金縷玉衣的主人,是不是姓謝?”
鄧總仔細的想了想,然後“嗯”了一聲說道“應該是,好像叫謝根容,是浙村那邊的人。”
隨即,他詫異的問道“怎麼,唐總你也認識他?”
唐偉東搖了搖頭,隻是隨口說道“不認識,隻是聽說過這兩件金縷玉衣的事!”
名字、籍貫和金縷玉衣的事都對上了,唐偉東也就知道找合盛銀行貸款的那位謝老板是誰了。
這可不是唐偉東萬事通,而是這是一起讓文物界顏麵掃地,並且上了大褲衩子電視台新聞的,一起巨額詐騙案件。
僅從一家銀行,就騙貸了十個億,給銀行造成了將近七億元的損失!
案件的主角,就是這位謝老板,案件的“道具”,就是這件金縷玉衣,而為這件案件背書的、這起案件之所以能詐騙得逞的,那就要全賴這幾位專家、泰鬥的“協助”了。
這位謝老板,秉承著浙商的傳統,隻要能賺錢,就沒有他們不敢乾的、不敢想的。
從八十年代開始,謝老板就在兔熊邊境,搞外貿(走私),從而賺到了第一桶金。
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後,謝老板搖身一變,轉身“漂白”,開起了公司,做起了正經生意。
他先是投資啤酒廠,從玖伍年開始,他又借著政策的東風,搞起了房地產。
玖捌年,京城某區屬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獲得了某塊黃金地段的開發權,可就在破土動工之際,這家房地產經營開發公司,自己卻陷入了經濟危機,已經無力再對這個項目進行開發了。
無奈之下,某區房地產開發公司,隻能將項目的開發權進行轉讓,這讓謝老板看到了機會,經過一番操作,最終以三點二億的價格,將這個項目的開發權拿到了手中。
此外,還要支付一點二億的轉讓費!
但正是這個項目,也成為了謝老板走向人生末路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錢,而且其中還使用了某些見不得光的手段。
二零零零年的時候,謝老板以“融資開發”的名義,雇傭大量“群演”,假冒購房人簽訂購房合同,並以此手段與建設很行簽訂了555份個人住房貸款借款合同。
謝老板就是用這555份虛假的借款合同,空手套出了六點六億餘元的房屋貸款,並一舉成為了當時國內最有錢的富豪之一。
有了錢之後的謝老板,為了扯虎皮做大旗,彰顯自己的實力,就以每年數百萬元的價格,在國賓館租了一套辦公用房。
另外,還在西城區購買了兩套價值三百多萬的房產,在建國門附近的貢院六號,購買了一套時價一千多萬的房產。
並斥巨資,購買了大量賓利、奔馳、寶馬、勞斯萊斯等高檔轎車,去蓮花島玩兒,輸上千萬眼皮都不帶眨一下的。
哦,對了,他們還慈善呢,向一些政府部門,“讚助”了一千多萬,妥妥的一個、不差錢的富豪人設啊!
那這又跟這件金縷玉衣有什麼關係呢?各位看官彆急,且聽俺慢慢道來,
其實他也知道自己實力不濟,所以從某區屬房地產開發公司,接盤那個黃金地段項目的開發權時,為了籌集那三點二億的接盤資金,他就已經為騙貸做好了準備。
而他所謂的準備,就是這兩件金縷玉衣!
從玖捌年開始,他就開始以公司的名義,大量的購買古董、古玩兒,至於古董的價格多少,那全是由他自己說了算。
就是用這種方法,他利用大量的假貨、贗品,套取了公司大量的資金,將公司的資金轉移進了自己的腰包。
——公司的錢是公司的錢,個人的錢是個人的錢,即便是自己的公司,自己花自己公司的錢,那也屬於的挪用公款、侵占公司財物,這個大家一定要記清楚啊,千萬可彆往坑裡跳。
至於說留給公司的那些假貨、贗品,買古董嘛,打眼實屬正常,隻能說自己能力不足,看走眼了,被人家給騙了,即便是有人想上綱上線,也挑不出他的毛病來。
也就是這個時候,他花了兩萬塊錢,從浙村湖州南潯的江南一條街上,收購了大量的玉片,以及金線啥的,然後讓中博雅文物鑒定中心主任牛福中,按照博物館裡金縷玉衣的樣式,給他“串”了兩件金縷玉衣出來。
——一件玉片是白色的,一件玉片是綠色的。
為了讓假貨,變成真的,謝老板就讓牛福中幫他找人還做“鑒定”,還指名道姓,就要找國內業界最知名、最頂級、說話分量最重的那種專家、泰鬥過來做鑒定!
牛福中先是找到了收藏家協會的秘書長王文詳,然後又通過王文詳的關係,找來了博物院副院長楊博達、京大教授兼鑒定中心主任楊富續,寶石玉石協會秘書長李勁鬆。
最牛叉的是,他們甚至連文物鑒定委員會的副主任史樹清,都給“請”來了!
就是這五位極為權威的文物專家、業界泰鬥,為謝老板的這兩件假金縷玉衣,開具了評估報告,還寫了文字說明,並且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而且還在評估後,還為這兩件假貨開出了,二十四億的天價估價!
有了這五位專家、泰鬥為這兩件金縷玉衣做背書,然後謝老板就拿著這五位專家,為自己開具的鑒定證書,信誓旦旦的開始找銀行借錢了。
可能是他心虛,一開始也沒敢找國有大行,所以才找上了合盛銀行這樣的私營商業銀行,隻是鄧總都懶得搭理他,因此,他應該是之後才去找上了建設很行!
你還彆說,建設很行分行的兩位行長,還真信了他的話,當真給他批了六點六個億的貸款。
到了零貳年的時候,謝老板還不上錢,建設很行的兩位行長,憑借經驗,感覺到了謝老板有騙貸的可能,於是就找到了謝老板談判。
謝老板對此早有應對的措施,他先是向銀行了,造假的企業財務報表等材料,然後又帶著他們去看了那兩件金縷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