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寫歌寫小說,我都會億點點!
三天時間,《同桌的你》專輯總銷量輕鬆破兩億。
原本《那些年》一首單曲,隻是讓黃旭成功出道,並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小歌手。
但這張專輯,才算是讓他正式走穩了歌手的路子。
也因這張專輯,黃旭被人冠上了校園歌手、青春歌手等標簽。
除《同桌的你》一夜爆火外,《一生有你》及《光陰的故事》也獲得非常不錯的成績,並獲得一片好評。
這三首歌同為榮奕創作,所以大家也就習以為常了。
反倒是專輯裡他創作的另外一首《那個女孩》,無論詞曲都讓人覺得水平一般,似乎終於被一些所謂音樂人找到了他的弱點似的,逮著這首歌換著角度分析解讀,說榮奕江郎才儘,也有寫不出好作品敷衍了事的時候。
榮奕自是懶得與這些人爭辯,但他卻忘了,他也是有粉絲的人了。
粉絲自發的與這些人互懟榮奕寫出那麼多好的作品,就一首歌稍微差一點怎麼啦?
再說這首歌也還不算爛吧?至少詞曲也在水準線之上。
你們敢把你們自己的作品拿來對比一下,有幾首能超過這首的嗎?
有爭議,就有熱度。
頭條上也出現了什麼“鬼才創作人榮奕寫得最爛的一首歌”之類的標題,也導致這首《那個女孩》反倒莫名的火了起來,單曲銷量居然超過了《一生有你》。
這背後當然也少不了一心傳媒營銷部的運作。
葉凡帶領的營銷團隊,業務能力已經非常嫻熟,各種營銷手段信手拈來。
讓黑的更黑就成了紅,然後再借勢進行下一部的宣發《那個女孩》為一心傳媒出品新電影《前任攻略》主題曲,榮奕隻是為了符合電影情節寫下的一首歌,歌曲好壞,需結合故事情節來判斷
當然,宣傳手段不止這點。
還有什麼畢業季必看的電影、讓你知道另一半與前任秘密的電影、為你剖析愛情密碼的電影等等。
配合上剪輯的一段花絮,男一和男二在車上的一段對話
“這人為什麼要分周歲和虛歲?”
“為了紀念。”
“紀念什麼呀?”
“周歲是你從你媽身體裡出來的時間,虛歲是你從你爸身體裡出來的時間,兩種紀念。”
“今兒誰結婚啊?”
“李小潔。”
“小潔,哎喲,那個夜店小野貓啊。怎麼想起找你這個前任n次方了,真複古。”
“好歹也算是認識,去捧個場沒什麼吧。”
“那你不灑脫。你記不記得我那個瑤瑤?她結婚的時候叫我去,我就回了三個字,極其大氣。”
“去你妹?”
“不是。”
“祝福您?”
“怎麼可能。”
“那是什麼?”
“下次去。”
“當車速達到二十碼的時候,就有a的感覺,當達到四十碼的時候,就有b感覺,當達到六十碼的時候,就有c的感覺。”
隨後就是“易庸作品”幾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