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寫歌寫小說,我都會億點點!
某城某家。
女主人收拾完碗筷,打掃完衛生,摘下圍裙,洗乾淨手,切了盤水果,來到客廳。
終於忙完家務,可以安心享受兩個小時的悠閒時光。
十五歲的女兒正在沙發上看著電視。
女主人朝電視上看了眼。
“你這看的啥?”
“《火鳥新星》呀,您以前不是也喜歡看嗎?你看,這男生多像含國的歐巴,又會唱又會跳,好帥!”
“帥個屁!男不男女不女的。第一季的時候還覺得這節目有點意思,現在是越做越沒新意了。換個台!”
爸爸是名義上的一家之主,其實媽媽才是垂簾聽政的幕後老虎。
一聲吼,整個家都得抖上三抖。
她既然下了命令叫換台,若敢不換,她下一句必定是作業做完了嗎?
女兒無奈,隻好拿著遙控器一通狂按。
隻要我按得快,不讓媽媽發現其他台有好看的節目,按上一圈就可以繼續看我的歐巴唱歌跳舞。
“亂按啥呢?”女主人一聲叫,嚇得女兒差點將遙控器給丟了,趕緊停住。
而此時的電視屏幕上,正好播放著桔子衛視的《超級女聲》。
看到一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在台上唱歌,且似乎唱得不怎麼樣,還不如自己唱得好呢。
這樣也能上電視?
這是啥節目?
女主人頓時來了興趣,奪過女兒手中的遙控器“就看這個。”
這一看,就沒再換台。
差不多的故事,在許多不同的家庭上演。
幾乎大部分家庭的電視遙控掌握權,都在家裡女主人手中。
伺候完一家老小吃喝,安安心心看會兒電視的權利是沒人敢跟她們爭的。
《超級女聲》的特點就是參賽的全是女生。
有年齡小的,跟她們女兒差不多,正好可以讓她們用來教育女兒看,人家跟你差不多大,都能上電視了!
有年齡大的,像她們婆婆媽媽,正好用來討好媽,要是您上去,肯定比她唱得好!
有年齡跟她們差不多的,對家人道就這水平,比我差遠了!
這些還隻是節目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另外的原因是這節目真實。
相較於《新星》,又是炫麗的舞台,又是複雜的配樂,還有後期調音
聽一兩首還好,聽多了覺得唱得都差不多。
比來比去不知道比個啥,反正觀眾看臉就行,具體唱得怎麼樣也分辨不出,最終評委說晉級就晉級。
而《超級女聲》海選卻全是純清唱,沒有任何伴奏。
並且水平也參差不齊,還差距特彆明顯。
最關鍵,一首歌唱完,幾位評委老師的點評各有風格。
並不是如《火鳥新星》一樣全是一通誇,再講些有的沒的所謂瑕疵體現評委的存在感。
還有打分那套,顯得多餘。
《超級女聲》的四位評委老師卻分工較為明確。
有學院派的專業老師,會在專業方麵針對選手的表現指出優缺點。
比如音準、音高、顫音、尾音,以及音樂分類上的搖滾、流行、藍調等等。
時不時對這些專業俗語進行一些淺顯易懂的解釋,讓觀眾對老師的佩服之外,也覺得大漲知識。
原來唱個歌而已,居然還有這麼多講究!
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