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寫歌寫小說,我都會億點點!
拉開房門,果然就看到榮奕正坐在茶幾上“劈裡啪啦”敲著鍵盤。
開公司後,事情自然就多起來了。
雖然田馨是公司最大股東,但榮奕才是實際上的掌舵人。
沒辦法呀,田馨是個不管事的,自己若再對公司不聞不問,豈不亂套了?
不過榮奕基本是放權給各部門。
當boss的,隻需要告訴下麵人自己想要的結果就行。
具體如何操作偶爾給點建議,不用過問太多。
才沒必要跟諸葛亮似的,事無巨細都要經手。
結果就是下麵人隻會當被提線的木偶,自己也累到吐血而死。
儘管榮奕不怎麼過問公司的具體事情,但葉凡、詩詩、李清平、王進、羅成他們還是習慣性的經常向他彙報請示。
特彆公司發展方向方麵的問題,都得他來拍板。
比如音樂部下一張專輯給誰發,專輯的類型定位,要不要推新人出道等等。
因為公司已經形成了慣例,專輯的主打歌必定是榮奕的作品。
專輯得根據主打歌來定風格,才便於收集同類型或者相近類型的歌曲。
適合什麼樣的歌手來唱,甚至需要什麼樣的嗓音及唱法,也都得榮奕來定。
再比如,影視部哪部劇可以開拍,由誰來導演,投資多少等等。
因為劇本是他的,或者是他的主線,由編劇部填充的。
無論哪種情況,版權都在他手上,話語權也就在他手上。
再比如營銷部
總之,榮奕感覺現在一天到晚儘是事。
彆說想隨心所欲走走停停了,連靜下心來碼一個小時的字不被打擾,都是一種奢望。
他有點後悔一下子將攤子鋪得這麼大了。
苟在幕後,養養花,種種草,帶帶娃。
有空就抄幾本小說,缺錢了就賣幾首歌曲。
不香嘛?
雖然現在一個月掙個小目標不難,但心累呀!
掙那麼多錢有啥用?
能月入過萬,夠花不就行了?
嗯,說是這麼說,其實還是不夠的。
比如去年母親生病,若沒有錢來買命,或許人就不在了。
這也是榮奕當時埋頭苦乾的主要原因。
彆聽什麼錢不是萬能的之類的屁話,那都是鹹魚躺在酸菜盆裡說的。
他們沒法體驗有錢人的快樂,隻能拿些神仙也無能為力的例子,撇著嘴來嘲諷有錢人。
其實他們心裡也非常清楚,錢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為這世界到處都是黑乎乎的大坑,需要用錢來填。
扯遠了(作者也是窮鬼,拚命搬磚,抽空碼字,還是感覺錢不夠用。所以錢不是萬能的!)
總之,榮奕現在能用來碼字的時間少了。
這也導致他現在根本無法做到像最初時那樣,日更三萬。
他現在更新也隻能保證日更五千的量,畢竟抽個把小時碼字還是能擠出來的。
何況哪天時間寬裕點的話還能碼點存稿。
讀者們習慣了曾經的量大管飽,就跟一日三餐似的。
這一下子變成了一日一餐,分量還少了一半。
這怎麼行?
一開始,自是非常不滿意,個個揚言要給榮奕寄土特產,還特彆強調自己家是陽江的那種。
過了十天半個月,大家卻也漸漸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