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氯酸鉀-貝托雷鹽_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 > 第481章 氯酸鉀-貝托雷鹽

第481章 氯酸鉀-貝托雷鹽(2 / 2)

“現在煤油缺乏,你們試試麻油,”胡湘道,

(當年的八路軍,獲得了一批氯酸鉀,用花生油浸泡處理,用來製作手榴彈,威力也是巨大的,國民黨抗戰時期為了彌補炸藥短缺,用煤油處理氯酸鉀,製作鉀銅炸藥(銅是銅的氧化物,起催化劑作用),用雷管引爆,威力堪比硝酸銨炸藥。

1公斤硝酸銨爆炸的威力相當於05公斤tnt,硝酸銨是極其鈍感的炸藥,比tnt更鈍感,要是受到潮濕,那要引爆硝酸銨,真不是人力能辦到的,因此以前用作化肥。)

“現在你們把氯氣通入氫氧化鉀溶液,製作氯酸鉀,是根據它的溶解度不同把氯化鉀分離出來,氯酸鉀的純度怎麼樣,”胡湘問道。

(氯化鉀在水中的溶解度遠大於氯酸鉀,尤其是在常溫下。)

“氯氣必須必須通入熱的氫氧化鉀溶液,反應後,溫度降低後,氯酸鉀就結晶出來了,再我們把水蒸發後,是氯化鉀,純度還是可以的,”李冶道。

胡湘記得把氯氣通入水中,能生產次氯酸,可以消毒,後世的自來水廠,就用氯給水消毒。化學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

應該是常溫下,氯氣和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生成次氯酸鉀了,但它非常溶於水,導致降低溫度,結晶不出來,最後結晶出來的是氯化鉀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胡湘給李冶寫出了幾個化學方程式。

cl2+2kohkcl+kclo+h2o

cl2+6koh5kcl+kclo3+3h2o

“胡公子,我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要用這些符號代替各個物質。”李冶道。

“嗬嗬,這些符號多簡單,李先生也作過很多實驗了,其實世上的物質,都是由很少物質互相組合得來的,”胡湘道。

其實我們常見的物質,就是很少種類的原子互相組合成的,畢竟元素周期表,也就百多種,常見的也就幾十種。

例如,水(h2o),氧氣(o?),氮氣(n?),石灰石(ca?),白沙子(sio?),食鹽(nacl)等等。

比如常見的土更是多種物質混合,有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氧化鈣,三氧化二鐵,氧化鎂,氧化鉀,碳酸鈣、矽酸鈣,各種矽酸鹽等等。

“我們通過做實驗,確實如公子的預言,”李冶道。

“胡少爺的預言,從來就沒有錯過,納和氯氣,都是劇毒之物,化合後,竟然成了我們吃的食鹽,太神奇了,”戴維也恭維道。

“哈哈,也有錯的時候,你們還是要多做實驗,化學中的四大反應,你們要掌握它們的規律,”胡湘道。

化學四大反應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複分解反應。

化合反應化合反應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例如碳在空氣中燃燒,鐵和氧氣反應。

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的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當然這個物質必須是化合物才能發生分解反應。例如煆燒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置換反應一種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反應。例如鐵的鐵礦石煉鐵。

複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其實質是發生複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水(弱電解質),使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化學反應即向著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例如碳酸鹽(或碳酸氫鹽)堿液反應,生成新鹽,水和二氧化碳

“嗯,我們做的實驗都做了記錄,南宋煉銅用的膽銅法,就是置換反應,”戴維道。

南宋的膽銅法,就是把鐵放在膽礬(硫酸銅)溶液(古代俗稱膽水)裡使膽礬中的銅離子被鐵所置換,而成為單質銅沉積,這種煉銅法,銅比較純。

(西漢成書的《淮南萬畢術》裡,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記載,晉葛洪《抱樸子內篇·黃白》中也有“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的記載,南北朝時期陶弘景所作的實驗,又擴充了以前的範圍,不限於硫酸銅,隻要是可溶性的銅鹽,就會和鐵起置換反應。他說“雞屎礬……投苦酒中塗鐵,皆作銅色。”苦酒指醋酸。雞屎礬是堿式硫酸銅或堿式碳酸銅。它們和硫酸銅不一樣,都是難溶於水的物質,所以要加醋酸使它溶解。

北宋宋哲宗時期,張潛所撰《浸銅要略》,詳細記載濕法煉銅了,從浸銅、取銅方法優劣的比較,到浸銅時間的掌握,說明濕法煉銅的膽銅法在宋代已經發展成一套比較完善的工藝。

歐洲到十四五世紀,發現了鐵片浸入硫酸銅溶液,看見銅出現在鐵表麵,被當做神奇的魔術,和古代中國根本不能比。)

喜歡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南宋,潑皮稱帝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模擬器:我在末世預測未來 我體內有座功德碑 做回紙片人 仙師門下 我很無奈,不要打擾我 意外穿越?竟統一三國! 巫門小廟祝 快穿寵夫係統宿主有點冷 欲醒欲眠 霍格沃茨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