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中秋佳節過後,秋風帶著幾分涼意……
隨著電影《風雨英雄》在京城熱映,曹衛國出了一波名,在影視界變得炙手可熱。
而自從周永建大刀闊斧的搞改革後,他已經很少在紅星軋鋼廠露麵,反而更多的時間出現在作協、電影廠、電視台、書畫協會……這些地方。
作協的聚會上,人聲鼎沸,卻又不失文人墨客特有的那份寧靜。
幾張長桌旁,或坐或立的人們手中都拿著報紙,討論聲此起彼伏。
曹衛國一出現,便立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他微笑著與眾人握手,隨後在一張空桌旁坐下,桌上早已擺放好了幾份《人民日報》和《參考消息》,頭條赫然是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逝世。
“衛國,你終於來了!”
坐在他旁邊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記者老李。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恭喜你一戰成名啊,《風雨英雄》可是現在最受歡迎的電影。”
曹衛國謙虛道:“這主要還是劇組的功勞和所有演員的努力,我隻是提供了一個劇本。”
作家老田笑道:“衛國你能寫出《風雨英雄》這麼優秀的劇本,我是真的沒想到,特彆是那些英雄人物麵對民族大義和個人命運的抉擇,讓人印象深刻,感人肺腑。”
曹衛國微微一笑:“藝術源於生活,我的創作源於曆史,源於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我的目的也隻是為了弘揚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用心去捕捉這些時代的脈搏,用筆觸去記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讓後人能夠從中汲取力量。”
作家老沈點頭:“是啊,萬事不離其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你們看看報紙上的新聞,蘇聯的變化何其之大?就是因為他們的官員背離了初心……”
隨著話題的深入,討論逐漸從蘇聯的社會轉向了文化。
有人提到了蘇聯文學的輝煌成就,如普希金、托爾斯泰、高爾基等文學巨匠的作品;也有人談到了蘇聯文學對世界文學的貢獻,如《戰爭與和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經典著作。
而那些文學巨匠和文學著作的根源是當時蘇聯的社會生活。
可是現在的蘇聯,還是曾經的蘇聯嗎?
還能出現這樣的文學著作嗎?
這值得令人深思。
“其實,無論是文學還是電影,都是文化的載體,它們跨越國界,傳遞著人類共同的情感與價值觀。”
“蘇聯文學的輝煌與衰落,對我們來說既是警醒也是啟示。”
一群文學界的精英圍坐在一起,眼神中既有對過往輝煌的憧憬,也有對當前現狀的憂慮。
“同誌們,我們不得不正視,蘇聯的社會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變革。”
一位年長的作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曾經的蘇聯是何等的驕傲,是社會主義的燈塔,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希望?那時的蘇聯,文學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到《日瓦戈醫生》,每一部作品都是對人性、對社會深刻的探索與頌揚。”
話音剛落,一位頭發花白的女作家接過話茬,她的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感:“是啊,那時的我們,可以在文字中看到一個理想的世界,仿佛隻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有路。”
“但如今,腐敗如同蛀蟲般侵蝕著這個國家,官僚主義的陰影籠罩著人民,文學也未能幸免。”
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緒,然後繼續說道:“我記得,幾年前我在蘇聯的同學,還滿懷激情地創作了一部關於工人階級奮鬥史的小說,試圖通過他們的故事展現蘇聯的堅韌與力量。”
“但是後來,我那個同學把作品提交給出版社時,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出版社的書記告訴他,這樣的題材已經過時,人民需要的是更‘符合時代潮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