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一留恨江海共疾風!
華國曆,七十三年,竹秋,文日,東丸初升,紫氣稍溫,無風無雨,宜講宜教。
正陽省東方,巴山九節峰,儒家學社總社,聖訓堂裡,學社創始人孔日成,與往年一樣,冠正衣齊,為新入學的儒家學社生講第一節課論儒。
在現今的華國,儒學不再是曾經的顯學,隻是一門極其普通的學術,但若是研究華國古代文化史,儒學絕對是避不開的主流文化之首。
據華國已知的曆史記載,儒祖遠聖生於軒轅古帝之前,古帝幼時的蒙文學字,皆由他親自教授,最權威的參考史書《古帝本紀》中,有一段寫道帝幼,曾學遠聖,蒙說文解字,故興家國天下,生人族大義。
依照此書所述,華國的古代曆史,也可以理解為儒學的發展史,遠儒前造,古儒中興,先儒傳今,前二皆生聖人,後一唯有半聖,乃華國元帥王陽明。
古之顯學,何故淪落至此?這與孔日成的先祖們脫不開關係,曆史的長河中,孔姓人氏多次背主求榮,帶頭投靠強者,棄弱主於不顧,與儒學背道而馳。
若不是孔氏末裔於諸國之戰,犧牲眾多,貢獻極大,恐怕如今不會有儒家的留存。
華國曆二十年,正值思變之時,有心人曾公開批判孔氏儒學,將矛頭指向王老元帥,後有孫大元帥仗義執言,方解儒學滅亡之危。
時人皆以為,孫大元帥是為王老元帥作保,豈又知曉,其祖上正是儒家古聖孫康。
幾十年的風吹雨打,儒家學社在總理事孔日成的經營管理下,終又登上顯學寶座,習之者,甚為之眾。
儒家學社至今已七十五年有餘,每屆新學社生的第一節課,都是孔日成的論儒,也從來都是座無虛席。
“儒學的前史,我方才已講了個梗概,若是諸生有興趣,自可去研讀儒史,諸生可有疑問啊?”
“總理事,我從小就喜歡儒學,向來以學君子為傲,我想問一下,真的是你家先祖開創了先儒一脈嗎?”
“小女娃,問得蠻刁鑽嘛!我家先人至聖先師開創先儒,乃華國公認,豈有假矣?”
“嘻嘻,既然這樣,為何他不是先儒一脈的聖人,其後人為何又沒有半點儒生風骨?”
孔日成聽到此問,撫須笑言“小姑娘,你是第七十五個,向我問這個問題的新學社生,你可想知道,以前我是怎麼回答的嗎?”
女娃兒起身作揖道“願向先生求教!”
孔日成示意她坐下,又看了看滿堂的學社生們,開口說道“既然你們考上了儒家學社,對我儒學三脈想必也有些了解,遠儒與古儒,今日不說,單講先儒所留,確有八論之分,即論孝、論悌、論忠、論信、論禮、論義、論廉、論恥,鄙人之先人八論皆棄,獨依第九論論存。”
他的話剛講到這裡,眾新學社生便交頭接耳,不屑一笑,老學社生們,卻端正姿勢,正襟危坐。
因早已見慣,孔日成視若不見的說道“儒學三脈今隻剩一脈,一脈之中,八論眾又儘失,唯孔氏留存,不依存,難道依亡?個人榮辱、家族興衰算得了什麼?儒學興亡才是大事!”
此時,聖訓堂已鴉雀無聲,孔日成走下講台,大聲說“何為儒?山風來逆風前行者!大雨至為眾撐傘者!國將亡為之一爭者!妖邪在死戰不退者!如是四者皆為儒,遠儒善教,古儒善節,先儒豈有不知?正是因為知曉,才希望更多人能知曉,若已死儘,誰來傳道?”話至此,孔日成已經眼含熱淚。
小姑娘起身一禮,再問“總理事,你說的話,我聽明白了,可我還是不懂為什麼至聖先師不是聖人?”
孔日成又一次讓她坐下,朗聲說“先儒初創之時,天下已無龍靈,就連神佛眾多的道佛兩家,屆時,都已勢微,先祖本就不善修行,適逢此世,如何成得聖人之位?現今所流傳的至聖先師四字,不過是當初的讀書人為感謝他,而自發尊稱罷了。”
小姑娘第三次起身,又要行禮,孔日成直接打斷她,對她說“你可是想問聖人之位到底為何?”
小姑娘連忙點頭。
孔日成讓她坐下,又對她說“以後提問,不必起立,學社不是古代私塾,大可不必如此多禮。”
小姑娘笑著撓了撓頭,回道“嗯!我知道了。”
孔日成對她回以微笑,又大聲說“聖人之位,並非儒學開創,乃是古已有之,惜哉早失,至古聖之時,他從故紙堆裡習得言出法隨,後世方知,未及此不為聖人也,聖人一言出,及至萬世亦不變其半字,先祖若有如此能力,後來人豈需苟性求存呢!你還有什麼要問的嗎?”
小姑娘搖了搖頭,端坐不言。
孔日成又對眾人問了三遍,見無一人再發問,他便對外麵揮了揮手,三聲磬音響起,第一節課結束。
待學社生都走完,孔日成親自關上聖訓堂的大門,走回自己的小竹廬,看著自己書桌上的一幅畫,沉思不語。
這幅畫是他偶得之物,僅僅花了100元普通錢,畫上隻有雪景,應該說是白茫茫的一片,不細看,還以為是白紙一張,他為何買下這樣的畫?皆因為落款隻有一個字康!
孫震天曾經與他聊過幾次,其中有一次,因為王陽明也在場,他可能喝多了,說出他孫家的一個秘辛,即他家乃是古聖嫡係。
當時大家都年輕,自有年輕人的傲氣,孔日成懟了孫震天,說他吹牛,孫震天受不了激,告訴他,康祖曾留有一幅畫,叫《漫天雪意圖》,據老人們講,這幅畫是留給真正的讀書人的,唯赤誠之人可見其形。
孔日成當即記在心裡,自那以後去孫家故地找了好多次,又向孫震天求過幾次,皆未能得,哪能想到,他上次去見過孫宇和後,在鹽正省的一間破爛文玩店裡以100元的超低價,得到了它。
為什麼他執著於此?孫家有遺訓,孔家自然也有。
古聖孫康共有十幅畫傳世,先祖得一,重開儒道,他今也得一,未必不能勝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