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微風透過教室的窗子吹進來,吹得桌麵上的書本刷刷地翻頁,一隻手猛然按住隨風翻動的書本,“啪”的響聲吸引了全班同學包括老師的注意。
宋向文左手托腮,呆呆地坐在位置上,雙眼看著課本出神,他甚至沒有聽到這一聲響聲,陶醉在自己的思緒裡麵始終沒有出來。這是今天下午的第一堂課,上數學,數學老師在講台上講著圓以及圓的一些性質。瘦瘦高高的數學老師專門從綜合樓的教室裡麵翻箱倒櫃找出來了兩個模型,站在過道裡麵給下麵的學生展示。
宋向文心裡麵有擔心,也有激動。擔心是害怕回去的兩個低年級學生會告老師,畢竟他們幾個人把人家的下巴弄出血來還扇了幾個耳光,最要命的是人家是低年級的。學校就一直強調高年級的學生必須讓著低年級的學生,從四年級他轉過來的時候就隻如此,一直到現在依舊是這樣。
五年級的時候,那時候還是李老師做班主任,衛生區換到了進學校的主乾道上。周五下午在大掃除的時候,一個低年級的學生嬉戲打鬨悶著頭使勁跑,撞到了自己班一個在擦宣傳欄玻璃的男生身上,把自己撞哭了,後來還要自己班裡麵的同學道歉,這種不合理的規定在陳屯小學就這樣一以貫之。
如果那個低年級的學生要告老師的話,他們的班主任肯定會帶著他們在整個學校範圍內挨個班級找直到找到為止。找到之後,他們四個人都逃不了請家長的命運,而且還要承擔人家的醫藥費。那個時候,對待打架事件的準則就是不管打起來之前什麼樣子,隻要打起來,誰先動手就是誰的錯。薛林那一個飛踹,把人家踹出去那麼老遠,肯定是自己這邊先動的手吧。
也不能這麼說,畢竟是對麵的先把自己按在地下的,這樣算就是對麵先動的手,但是人家是低年級,哎,這一點是不可能有任何疑問的。
激動,是因為宋向文被薛林三個人和自己被按在地上這件事情而產生的,自己被按在地上,對於一個男生來說,就是奇恥大辱,當時宋向文雖然死死拽著那個人的衣領子不放手跟他對峙。但是心裡麵還是比較擔心兩個男生一起上來對自己拳打腳踢的,現在坐在教室裡,那種火氣還是沒有消失,他想狠狠的把那個男生按在地上再給他幾拳頭。
而薛林幾個人,能在第一時間衝上去給對麵狂揍一頓,更是讓宋向文的心裡麵波濤洶湧。他們如何能夠做到這麼勇敢,出手的時候不會像宋向文這樣有如此之多的顧忌,不假思索地就衝上去。這樣的男生是勇敢的,是仗義的,是好兄弟,宋向文沒有做到這樣,在自己受欺負的時候都沒有,他欽佩三個朋友的勇氣,也自己生自己的氣。
走神的宋向文被數學老師注意到,迷離的眼神肯定逃不過上帝視角,宋向文在出神的時候被數學老師叫起來。“文哥?文哥起來說說圓的麵積公式是什麼吧文哥。”數學老師是個年輕人,經常在教室裡麵開玩笑,叫男生叫哥,叫女生叫姐,從接手這個班開始就是如此,他們也逐漸習慣了老師對他們這種獨特的稱謂。
宋向文當然不知道,他一節課都沒聽,圓的麵積是什麼東西完全沒聽見過,印象裡就是數學老師拿著兩個教具比比劃劃的。“啊...麵積公式...等於...”
走神的後果,就是整節課接下來的時間就要站著聽了,整個教室隻有自己站著,站在座位上的宋向文是又生氣又尷尬,怎麼這些負麵情緒都趕著一起來?
下了午休的時候,四個人聚到走廊上商討了一番,主要圍繞著那兩個人是幾年級幾班的,以及他們會不會告老師。通過那個高個子男生回教室的方向來看,應該是五年級的,那個方向的教學樓隻有五年級和二年級,二年級不可能這麼高,八九不離十就是五年級的了。至於會不會告老師,劉立洋分析了一下。
按照道理來說,如果他要去告老師,就肯定會在午休之前去,剛挨揍肯定不服,那個時候想去告老師直接就去了。而午休的時候沒有人帶著學生在學校裡麵找人,說明不是午休告的老師,既然一開始不去告老師,那肯定就不會去了。
劉立洋還給三個人吹噓道:“你們看他那個樣子,長得就很狂,挨了兩耳刮子他能服氣?你就讓他去找人嘛,不都說了廁所那裡等著他。”劉立洋一年級就在陳屯小學上學,上了六年學本年級的人基本上都認識了,那幾個調皮搗蛋的他都認識,不少還打過架。他脾氣火辣,一兩句話不對付就會跟人罵起來,有的時候動手也是正常現象,就拿他跟李兵來說,兩個人原來因為互相看不順眼打了一架,就誰也不服誰了。
宋向文倒不是怕打架,怕的是老師知道,跟家長說。劉二姐和宋召華是不怎麼管自己的學校生活的,成績會關注,但是在學校裡的事情兩個人幾乎不過問,問也是問跟成績有關的事情。宋向文怕的是被爸媽知道了挨揍還挨訓。
第二天,經過了一下午和一晚上,宋向文心裡麵對於昨天發生的事情已經基本忘記了。他就是如此,不管是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過一陣就好了,繼續玩自己的學自己的,受的那些委屈都無所謂了。
三個人看宋向文都這樣,就罵了宋向文兩句慫蛋之後也不管了,他們是看宋向文受欺負才管的,本來就跟他們沒什麼關係。
中午,當隊伍在教學樓下站好向著食堂走,從他們教學樓到食堂,要經過三棟樓,兩棟四年級三年級的,一棟昨天那個高個子男生走的方向也就是五年級的教學樓。宋向文在隊伍裡麵和薛林說說笑笑,對上午課堂上發生的事情和昨天回家之後以及腦子裡麵隨時想到的東西展開討論,眼神一瞥卻看見了五年級教學樓下隊伍裡麵的熟悉麵孔。
那個昨天被劉立洋扇了兩耳光的男生,正站在隊伍的後麵看著宋向文,麵無表情,眯著眼睛。他的身高確實是高,在自己班級裡麵的隊伍要排在最後幾個。宋向文和他四目相對,然後迅速挪開視線,兩個人本來就是“仇人”,對視一眼是該放狠話還是該一笑泯恩仇,宋向文心裡麵對這件事情都抱著過去了的態度,忽然對上了眼,不知道對方什麼想法,隻得馬上躲開。
進了食堂,劉立洋過來和宋向文說:“剛才那個人不是在那裡站著你看著沒。”
宋向文點點頭:“當然看著了,怎麼了。”
劉立洋說道:“你沒看他那麼狂?伸著個頭在那站著跟什麼似的,我跟趙一凡說來,他說叫著李兵,不行今天中午咱就去砸他一頓。”劉立洋在隊伍裡跟趙一凡一說,趙一凡又跟後麵的李兵和其他幾個人一說,幾個人對於自己班裡人被低年級欺負都顯得很生氣,尋思著能不能找個機會叫出來砸回去。
宋向文聽的一個頭兩個大,感動是挺感動的,但是確實不敢動,參與的人越多,知道的人就越多,讓老師知道的可能性就越大,自己在家裡吃不到好果子的幾率就越大。為了自己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寧靜和快樂,宋向文決定勸他們不打架。
“我知道,他跟我對視了,跟我說不打了,口型說的。”宋向文對劉立洋撒了個小小的謊,謊稱他們昨天放學見過了,說是不打架了。
劉立洋詫異道:“你還跟他見過?你們認識?”
“俺弟弟是他們班的,昨天看到俺弟弟跟他一起走我就說的,他說不打了,我說那就不打了。”宋向文脫口而出又是第二個小謊話。
劉立洋更吃驚了,“你還有個弟弟?我怎麼不知道,你爹那邊的還是你姥姥家的,叫什麼?”他和宋向文是表兄弟,基本上對方家裡什麼情況都知道的大差不差了。
一個謊話要用一百個謊話來彌補,這句話宋向文在此時是深有體會了。
“你彆管了,不打了,趕緊吃飯吧。”宋向文把劉立洋攆回他自己的桌子上,也不跟他過多解釋,他一時半會真的想不出來怎麼解釋他在五年級還有個弟弟這件事情。
劉立洋也就被推搡著回了自己桌子,吃自己的飯,不再來跟宋向文說這個事情。
該發生的事情,終歸會發生的,雖然宋向文已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阻止和那個男生之間約架,但還是擋不住“曆史”的滾滾車流。
中午吃完飯他們幾個人溜達著回教室的時候,那個男生追上來通知般的跟四個人說:“明天下午下了第二節課,廁所那邊行嗎?”
劉立洋率先推了一把男生,“怎麼的你打架是吧,不是不打了你說?”
那個男生迷茫著,“嗯?打不打你們到底?”
劉立洋衝著男生就指著鼻子罵道:“狗東西快滾回去叫人,彆明天下午把你弄哭了,滾吧。”男生就扭頭走了,也沒跟劉立洋過多爭辯什麼。
男生走後,薛林問宋向文:“不是說他不打了害怕了嗎?怎麼他還自己屁顛屁顛過來伸這個臉說打架嗎打架嗎。”薛林已經在食堂裡聽到了劉立洋和宋向文的對話,以為兩個人確實是不會打架了。
宋向文伸手擺擺,“不管了不管了,愛怎麼怎麼樣吧,服氣了,彆讓老師知道了,知道就完了。”
於是乎,當天下午四個人的話題,就變成了明天下午叫誰去一起打架以及那個男生能叫誰來幫他打架。
五年級肯定不敢惹六年級的這是肯定的,但是那個男生卻主動來約架,就說明他肯定找了六年級的人給他撐腰。這個六年級的人不可能是自己班的,是自己班的早就知道了,那就是一班或者二班的,一班是成績最好的,有幾個調皮搗蛋的也被那個學心理學的班主任管的服服帖帖的。三個班就他們沒換班主任。
最有可能是二班的,二班有幾個人原來就經常在小賣部呆著,不買東西,就是玩,而且聽劉立洋說他們也是比較混的,原來看過他們打架。而那個二班領頭的,就是劉方超,一年級宋向文的同學,在小學教室前麵說能一拳打斷一棵柳樹的人。
他到了陳屯小學,也還是喜歡吹牛,經常跟人打架,小學敢打架就會被“敬而遠之”,畢竟誰都不想跟老師和家長口中的“問題少年”混在一起。這就更加劇了幾個學生的傳奇色彩,在學生的小圈子裡,他們什麼都敢乾,敢在課堂上頂撞老師,敢在學校裡欺負低年級的同學,敢不寫作業,敢翻牆外出。
四個人這麼一分析,再跟趙一凡幾個人一合計,都猜著大差不差就是二班的劉方超幾個人了。也算是熟人吧,劉方超跟薛林關係不錯,跟王耀算是半個情敵,王耀還摔過他給宋嘉的一個水晶球,讓在樓上趴在欄杆上向下看的劉方超顏麵儘失。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就已經跟宋向文沒什麼關係了,已經成為了六年級三班全體男生的大事件,班裡麵“有頭有臉”的男生都想跟他個不知好歹的低年級學生碰一碰,看看什麼人還敢跟六年級的對著乾。當然同時也要跟二班那幾個人碰一碰,看看是三班厲害還是二班厲害。
一下午的商討,大致說了個差不多,總結一下,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
晚上,有半個小時電腦時間的宋向文都沒打開他最喜歡的槍戰遊戲。而是登錄了聊天軟件跟幾個家裡有電腦的男生繼續商討這件事,宋向文還是主和的,王耀被劉方超的名字氣的主戰,薛林主戰,他不能看著宋向文受欺負。李兵主戰,他想跟二班看看誰厲害,劉立洋家裡沒有電腦,他不能參與到聊天當中,但是用腳想想就行,他肯定要打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