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
“dsi進氣道?”
儘管相關概念很早就已經被提了出來,但是在1997年顯然還不算特彆常見,因此孫惠中也是思索了一會之後,才從腦海中搜索出相關的知識
“我記得……前些年,美國那邊搞了個什麼高級緊湊進氣道係統,好像研究的就是這個東西?”
“沒錯。”
常浩南點了點頭,在信息並不發達的時代,對方能知道這個事情也著實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其實dsi進氣道的中心思想,我在之前的設計上麵已經有過應用了。”
說話的同時,他已經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個dsi進氣道和一個隔板進氣道的橫截麵示意圖
“殲7f上麵,我用機頭雷達罩作為一個錐形前體,而不是複雜的隔板對來流進行一次處理,以避免低能流進入進氣道中,大大提高了進氣效率。”
“但實際上,標準的半圓錐形對於流場的控製並不太精確,所以還是需要比較複雜的扇形唇口設計來提高對附麵層的排除能力,這一方麵會帶來很大的阻力,另一方麵又會增加進氣道體積,把取消隔板減輕的重量給加回來。”
聽到這裡,旁邊的另一名工程師似乎想起了什麼
“我確實見過一張f16的照片,雖然有點模糊,還是黑白的,但那個進氣道確實跟黑板上這個差不多,外形相當誇張,有點……有點之前您說的蛤蟆嘴的意思。”
而孫惠中思考的事情顯然更深入一些
“所以,這個dsi進氣道設計的關鍵,就在於唇口附近這個……這個鼓包的形狀?”
後麵的內容已經完全超出常浩南的畫功所及了,因此他乾脆也沒再繼續無意義的嘗試。
好在大家都是專業人士,隻靠語言也能說明白個七七八八
“沒錯,dsi進氣道的鼓包壓縮麵是根據乘波原理設計的,它的基準外形仍然是圓錐型麵,但需要從前緣線上選定若乾個追蹤點,在流場中從這些追蹤點開始向流場下遊追蹤,這些追蹤出來的流線所構成的流麵就是鼓包壓縮麵。”
“這個過程雖然說起來不難,但涉及到的數值計算相當複雜,我也需要整理一下思路,所以暫時急不來,先按照我之前的計劃,把總體設計給搞出來再說。”
實際上,常浩南的想法跟之前對於渦扇9的設想差不多,都是為了後續的重點型號而提前對某些關鍵的新技術進行研究。
上次是為了渦扇10,而這次,則毫無疑問是為了殲10。
由於在這個時空中,殲8c已經順利完成了設計定型並交付部隊試用,因此對於三代機,尤其是殲10這樣的單發中型三代機而言,已經可以徹底放下對20馬赫以上速度段的追求,轉而專心優化中低速度下的綜合性能。
現在殲10的01號原型機已經到了總裝流程,自然不可能推倒重來,但仍然可以在後續的全狀態原型機上使用全新的dsi進氣道設計。
隻要他的效率足夠高。
畢竟殲10本身的進氣道外形就經曆過一次大改。
在1991年的全尺寸模型上,用的還是類似f16的進氣道。
而到了原型機階段,就換成了更注重高速性能的二維可調斜板進氣道。
前世的梟龍也是從04號原型機才真正用上dsi進氣道設計。
除此之外,01號原型機的設計方案也不會浪費掉。
完全可以拿來出口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