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
b\b就在大半個航空工業係統、國外媒體以及情報機構的目光都集中在殲10原型機首飛的時候,剛剛在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上統一了思想和路線的航空動力領域各廠所則悄無聲息地開始了一次動員。
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堪稱史無前例。
儘管這兩件事情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直接的聯係,但客觀上確實實現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效果。
以至於一直到很久以後,人們才廣泛認識到1997年8月對於華夏航發產業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
盛京,北陵機場。
“羅老,上次咱們112廠這麼熱鬨,大概還是1956年的時候?”
十一號工程總指揮劉高卓站在一個三層半的小樓陽台上,一邊抽著煙一邊看著跑道上一架剛剛降落不久正在向停機坪滑行的伊爾76運輸機,向旁邊一個年齡稍大的老者打趣道。
旁邊的羅時大摘掉帽子,輕輕撓了撓頭
“差不多吧,不過當年蘇聯人也沒有這麼大的飛機,是用卡車把56式的資料運過來的。”
這時候,112廠副總工程師何明也出現在樓梯下麵,一邊往上走一邊接過話茬
“這次飛機裡麵運的也不是資料,羅老,應該是從鎬京430廠派過來的技術人員。”
羅時大是華夏第一代飛機製造技術專家,原112廠總工程師、副廠長,參與過從殲5到殲8在內15個型號飛機的修理、仿製、改進改型及自行設計研製工作。
原本他1990年時就已經離休,但十一號工程涉及到天量的蘇標俄語技術文件和圖紙,彆說在其基礎上改進,就單單翻譯和標準轉換工作都是難以想象的繁雜,而且在國家安全形勢和合同完成時間的雙重壓力下,工期極其緊張。
最大的麻煩還是80年代後進入112廠和601所,如今正是基層骨乾的工程師和設計人員幾乎都學的英語而對俄語一竅不通,而蘇霍伊方麵派過來的專家理所當然地不懂中文,至於翻譯……
翻譯不懂技術。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竟然隻能由劉高卓和何明這些經曆過俄語時代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員承擔這些本質上並沒有太高技術含量的工作。
但他們畢竟分身乏術,事事親力親為隻能解決一時之急,但絕非長久之計。
最後沒辦法,隻好把一大批已經退休和離休的老前輩重新請出來,負責資料翻譯、標準轉寫,以及和俄方人員的溝通等任務。
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十一號工程顧問組。
而羅時大就是這個顧問組的組長。
好在112廠如今接了波斯人的單子之後還算財大氣粗,否則突然多了這麼多編外人員,連供應都要出問題。
老一輩覺悟高歸覺悟高,但也不能讓人家自帶乾糧來乾活吧……
如今經過大半年的工作,前兩架由共青城飛機製造廠散件的飛機已經基本完成總裝,相關文件資料的處理也進入收尾階段,不過羅時大本人似乎又從中找到了工作的樂趣,堅持要繼續留在十一號工程項目組裡麵。
就在三人說話的功夫,那架伊爾76的艙門緩緩打開,從裡麵走出來的果然是一群拎著大包小包行李的人。
為了讓貨倉環境極富蘇聯特色(低情商說法就是舒適性很差)的伊爾76能夠正常運輸旅客(而非經過訓練的空降兵),伊留申專門開發了一套客運模塊,每架飛機最多可以塞進去3個,在客貨混裝的情況下實現接近80年代普通客機水平的舒適性。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華夏這邊並沒有引進這種雞肋設備,不過這次被伊留申公司當添頭給送了。
結果發現有些時候還真挺好用。
“我記得430廠不是生產渦噴8的麼,跟咱們也有業務往來?”
羅時大畢竟已經離開崗位很久了,現在回來也基本隻關注眼前的業務,對於隔壁航空動力領域發生的事情不了解也很正常。
何況那個航發產業大會正好夾在全國範圍洪水和殲10首飛兩件事情中間,相比之下也確實不太引人關注。
“沒有,它們是要去黎明廠那邊,隻不過因為人數太多,如果全都走桃仙機場的話動靜太大,所以才借用我們這邊降落。”
何明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