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
b\b機械工業部下屬院校一共隻有三所,其實也沒什麼好討論的。
最後大家還是一致決定要把廬州工業大學納入到科工委管轄範疇內。
除了需要在廬州設置一個配套院校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在於這所學校的車輛工程專業有一定的實力。
但又不是特彆有實力。
這年頭在華夏學車輛工程,是真不知道出來之後能乾啥。
合資企業能的最好崗位也就是車間工程師,而國內自己的企業……
不說也罷。
等到南汽和菲亞特那個聯合研發中心落地,情況可能會稍有好轉,但至少眼下確實沒什麼前途。
坦克與裝甲車輛倒是個出路,但1997年是啥概念。
96a和99都還沒著落,第二代的88a\b和更早的59\69坦克都已經停產,白板96坦克的數量稀少,整個華夏的裝甲工業產能就靠86和92兩種步兵戰車維持著。
解放軍自己裝備不了幾輛,外銷的話又完全競爭不過蘇聯解體之後幾乎以廢鐵價處理的大量t72和b\btr……
總之根本沒效益。
稍微有點能耐的肯定是要往國外跑。
這樣一來,在國內留住一批中上水平的中流砥柱就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在北方已經有京城理工大學了,南方也可以留個苗子。
“那就暫時這麼定下來好了,到時候往上麵打個申請,應該就可以。”
丁高恒的最終拍板,也意味著這個話題告一段落。
當然,原則上說,分配人家機械工業部所屬的高校,還是是要跟他們,以及教育部溝通一下的。
但廬州工業大學此時連211都不是(2005年才入選第二批),不會有太多人關注,問題不大。
“主任,是否考慮要把現在機械工業部製定產業政策的職權也爭取一下?”
短暫的寂靜過後,政策法規司的司長拋出了一個稍微有些敏感的話題。
儘管大方麵上的產業政策是由國家計委製定,但機械工業部仍然可對於具體的執行方向作出指導,如果能拿過來的話,顯然對政策法規司,以及他本人是有好處的。
當然,對於國防科工委也有。
不過這種東西,牽扯到的影響可就比剛剛那一個學校過來大多了,所以他也隻能說是“爭取”。
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顯然要謹慎很多,過去了足足半分鐘左右都再沒有人發言。
“我覺得,還是不要過於貪大求全了。”
最後隻好由丁高恒自己出來表態
“產業政策製定這個方麵,本身就比較敏感,也是被某些人攻擊說市場化程度不足的主要靶子,至少在入世這件事徹底敲定下來之前,誰接到手裡都是個燙手山芋。”
雖然並沒有把話說的很明白,但顯然,他口中的“某些人”並不是美國人。
否則直接說就完事了。
事已至此,政策法規司的司長也知道這個事肯定是沒戲了。
不過,丁高恒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當然,也沒必要過於悲觀,咱們這個裝備工業司雖然明麵上沒這項職權,但就像剛剛小常說的那樣,靠項目來以點帶麵,用用巧勁,還是能做不少事情的。”
職權這種東西,有明著的,也有暗著的,前者固然更好,但後者也未必就差。
其中的彎彎繞繞紛繁複雜,不過能坐在這裡的人一個個都是老油條,自然無需丁高恒說更多。
而且他剛剛也說了,是“入世這件事徹底敲定下來之前”。
在那之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到這一步,裝備工業司的事情,也就基本確定下來了。
至於具體的組織架構以及編製構成,並不是科工委這個級彆能直接決定的。
“最後,還有一件事情。”
丁高恒把手中的鋼筆放下,神情也輕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