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
事前很少有人會想到,在整個新加坡航展的準備階段,最吸引人眼球的型號並既不是陣風,也不是超級大黃蜂,更不是華夏的兩款客機。
而是三天內飛了十幾個架次,把諸多參展機型從世界各地運到樟宜會展現場的幾架安124。
尤其是,當一架中型直升機被從安124的貨艙裡拉出來的時候,現場的記者幾乎把當天的一半膠卷都用在了這個場景上。
這還沒完。
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的美國人也拉出來一架c5,把本來可以從隔壁蘇比克基地轉場飛過去的黑鷹直升機拆掉機翼,塞進去空運到了新加坡……
這就完全是鬥氣行為了。
伏爾加第聶伯公司的安124每飛一趟都是要向貨主收費的,而c5則是純花錢。
當然,這功夫財大氣粗的美軍倒也不在乎這點經費就是了。
此時距離冷戰結束尚且不到10年,像安124和c5這種東西方的當家巨型運輸機還很少與公眾直接見麵。
加上資訊傳播也還不夠發達,哪怕在照片上見過的人也不多。
絕對是能拉高媒體關注率的頂流。
尤其是前些天,這兩種體型和用途都相近的型號隻是輪流在這裡降落,卻並未出現過針尖對麥芒的正麵遭遇。
這讓很多想拍到二者同框照片的媒體都在開幕當天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結果美俄雙方都表示,之前隻是按照正常計劃安排了貨運航線,並無這兩個型號的參展計劃。
消息一出,法國人總算鬆了口氣。
他們可是對這次航展寄予了厚望。
由於海灣戰爭中法國人的背刺行為(伊軍的自動化指揮係統進口自法國,但在戰爭中完全沒能發揮作用),法國武器裝備的口碑在全世界,尤其是中東國家內部出現斷崖式下跌。
再加上蘇聯解體之後,獨聯體國家以不講道理的低價搞無差彆傾銷,導致最近幾年法國的軍售情況都不是很樂觀。
口碑的恢複需要時間,所以,他們迫切需要在傳統市場以外打開局麵。
東南亞和南亞雖然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但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歸比拉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強一些……
“早知如此,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包機運輸……”
法國代表團的領隊,同時也是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副主席紀堯姆·勒梅爾看著周圍麵露遺憾的各路記者,總算是鬆了口氣。
最早過來的那幾個架次安124,其實多數是在給法國企業運東西。
像客機之類的還好,但戰鬥機或者直升機想要從法國本土自行飛到新加坡就有點強人所難了,更何況其中的陣風還是一架原型機。
所以為了省事,他們就乾脆找來了運費打骨折的伏爾加第聶伯航空公司。
結果後者很快發現這是給自己打廣告的絕佳機會,因此又送了不少俄國人自己的參展裝備過來。
再往後,局麵就有些失控了。
好在開幕式的風頭還是沒有被搶。
新加坡航展包括開幕當天在內,的前四天是專業日,隻對貿易與會者開放。
如果這幾天的關注度都被拉到美俄那兩邊,後麵的公眾開放日根本沒多大意義。
誰家正經老百姓掏錢買戰鬥機啊?
……
隨著開幕式的禮炮聲響起,新加坡空軍a4s攻擊機與法國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開始聯合飛行表演,總算是把媒體和各國代表團成員的注意力拉回了航展本身。
確認一切已經回歸正軌的勒梅爾活動了一下身體,開始在超過七萬平方米的展區裡麵閒逛起來。
偵察一下競爭對手們的同時,也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可能達成的交易。
根據他的經驗,這些第三世界國家買裝備,隨意性很強。
如果派過來的代表團級彆和權限夠高,很可能因為一時興起就掏錢。
雖然一般拿不出什麼大單,但螞蚱再小也是肉。
零售和批發都是做生意,不寒磣。
或許是因為展區麵積和參展位置距離本土較遠的原因,他們最大的兩個對手美國和俄羅斯都沒有帶來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裝備。
此前被視作巨大威脅的多功能戰鬥機蘇30並未露麵,隻來了幾架勇士表演隊的蘇27,也是表演之後馬上就會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