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和土耳其方麵忙著落實技術細節的幾天時間裡,其它國家也沒閒著。
最典型的,就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英國人。
bbc直接派出了一個記者團隊,跑到黑海邊上,全程拍下來了從拖船隊集結,到編隊啟程,再到通過博斯普魯斯大橋的整個過程。
尤其是最後那段通過海峽的部分,甚至還配上了一段昏暗的濾鏡加上富有節奏感的音樂。
如果不是瓦良格號的船體狀態實在太差,以及上層建築都不齊整的話,給人感覺就像是紅海軍又出征了一樣……
不過,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這其實不能算是個大事。
一艘已經在水裡泡了十幾年的船殼子而已。
雖然知道這件事的人都覺得“華夏人應該是想要續建這艘船”。
但真要是讓他們下判斷說這艘船最後能不能建成……
那大多數人還是會傾向於不樂觀。
畢竟,這已經不是華夏第一次買航母了。
早在1984年,華夏就買下過退役之後的墨爾本號航空母艦。
價格高達3000萬美元。
那可是80年代中期的幣值。
那個年頭,華夏和西方之間的關係尚處在蜜月期,因此澳洲人也沒什麼太大防備。
墨爾本號運到華夏的時候雖然已經接近一空殼,但仍然有一些不方便拆的設備留在上麵。
當時幾乎所有國家都覺得,華夏方麵應該是準備把這艘船收拾收拾用起來。
不過最後經過考察,發現這艘二戰時期服役的航母實在是太老了,翻新成本極高而且投入使用之後也無法維持穩定。
因此最後還是拆掉了。
進入90年代之後,華夏又陸續購買了兩艘退役之後的1143型。
不過這兩艘船作為“重型載機巡洋艦”,定位非常奇特,顯然不是華夏想要的那種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而且也一樣存在跟墨爾本號一樣的問題――船體太老、設備損毀嚴重,哪怕修繕起來也難以維係。
最後同樣沒有進行翻修,而是成為了海上遊樂園。
法國還提出過將克萊蒙梭級“免費贈送”給華夏,隻收取維修改裝費用的提議,但這裡麵顯然是個天坑,最後也被拒絕了。
總之,過去的經驗似乎表明,華夏人雖然有“搞一艘航母”的想法,但在具體實施的步驟上還是非常謹慎的。
除了少部分專門搞海軍情報分析的人員,以及在海峽兩邊親眼所見的吃瓜群眾以外,整件事情所收獲的關注不算高。
至於華夏國內,則更是采取了低調處理,隻是在某天的新聞上麵報道了與土耳其之間達成的協定,完全沒有提過還有一艘半成品航母的事情。
當然,上麵這些都隻能算是次要因素。
最主要原因還是。
這段時間,絕大多數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隨著華夏代表在入世協議上正式簽下自己的名字,這場複雜程度舉世罕見的多邊談判,總算畫上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句號。
按照to的章程,一個月後,華夏將正式成為to成員。
全世界的大企業都在因此而狂歡和慶祝,準備殺入到這個占據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市場當中撈取夢想多年的巨額利益。
而華夏國內同樣在因此而狂歡和慶祝。
畢竟,過去十幾年中,全國上下始終在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