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再綜合幾十種針法,進行參差穿插,使虎眼的神、虎須的勁、斑毛的質感以及爪牙的動態,生動再現。
繡線也逐步分細,要蓬鬆感覺的就粗獷,要細膩的就難以看出每根毛路的針腳。
另外,她還用濃淡粗細的各色絲線大膽鋪底,從而在布局上有了表裡、層次、聚散、色彩深淺的不同。
彈幕也隨之互動。
一邊有裴雲墨那樣的溫潤大帥哥翻動展示繡品,特寫鏡頭各種分鏡推進,一邊還有節目組貼心的旁白配圖解說聯動。
多好啊!
牛掰,她是怎麼想到的這種繡法?
天啊好想上手挼啊。
大腦斧。
餘振輝繡虎的針法,後來被人稱老虎二爹的湘繡畫師李雲清,定名為鬅毛針了,1962年的時候。
鬅,音朋,發散亂之貌。發,頭發的意思。
曾鞏,宋代詩人有一句詩,但知抖擻紅塵去,莫問鬅鬙白發催。
古詩困難戶,倆字不會讀。
鬅鬙,音朋僧,形容頭發蓬鬆的狀態。
還有《太平樂府·提情曲》,待不梳妝怕娘左猜,不如插金釵,一半兒鬅鬙一半兒歪。
哇哦,那看來李雲清用鬅來概括命名餘前輩的這種針法,還真是形神音都恰到好處啊。
沒點子文化感覺彈幕區我都混不下去了。
人均一百個卷王。
我選擇躺平,吃瓜,圍觀看熱鬨。
我也卷一個,老虎的各種有趣稱呼,歡迎大家補充哦。大蟲、波羅、黃斑、伯都。
波羅?確定不是菠蘿?
此菠蘿不是彼波羅。
沒有草在頭頂上的波羅,才是老虎的雅稱。
西王母、張天師、玄壇真君的坐騎都是黑虎將軍。
大蟲可太貼切了,在古代,高處俯瞰老虎,老虎就像一條毛絨絨的蟲。
唔,有畫麵了。
原本還在湖南跟老虎什麼關係,不知不覺聊到了鬅毛針,又交流上了老虎的雅稱。在這裡,不務正業的彈幕區,也漸漸為觀眾們所接受,並習慣和喜歡上了。
白額侯,老虎額頭上有一撮白毛。
山君,山中的大王。
寅客、李耳、彪、斑子。
樓上的,李耳是真的嗎?寫道德經那個老子居然是老虎???
風使君、嘯風子、山尊。
哇,山尊這一組稱呼好唯美,聽著就覺勇猛了。
沒想到百獸之王在古代這麼多好聽的稱呼,感覺現代各種小馬甲稱呼和它的一對比,簡直弱爆了。
評論區談虎色不變,還沉浸在認知獲得提升的快樂中。
裴雲墨這邊也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