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一不小心,我又上教科書了!
顧陌跟麟帝一同回去後,就向麟帝提議。
“皇兄,曆朝曆代以來,每次發生一點天災,都能為天下百姓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我在想,朝廷為什麼不建立一個專屬部門進行抗災呢?這個部門可以對天災進行預測、宣傳,並且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抗災方案、保證抗災物資、對百姓進行相關救治等,最大限度的將百姓的損失減到最少……”
有一套完備的天災應急體係,以保證在天災發生後,朝廷能夠迅速反應過來,抵抗天災,這樣一來,不至於每次天災發生的時候,朝廷都忙手忙腳,在損失已經發生後,再被逼著去應對。
麟帝很是讚同顧陌的想法,和百官商議後,決定成立這個部門,以應對以後還會發生的自然災害。
但這遭到了大部分官員的反對。
開什麼玩笑,建立一個專屬部門,就代表又要拿錢了,而且還是一個專門抗災的部門?
要是有災還好,沒災的時候還要拿錢養著這個部門,這不是在燒錢嗎?
一個女人,想出來的能是什麼好法子?果然上不得台麵。
於是在朝堂上,當麟帝把顧陌叫過來,詳細闡述這個部門的相關情況時,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嘲諷。
“帝姬,你以為一個部門運轉是你想的那麼容易嗎?你知道朝廷現在光是一個地方的衙門,一年就要吃掉國庫多少錢嗎?”
“皇上,柔嘉帝姬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女子見識到底淺薄,這方法不可行。”
“臣等現在每日都在想著如何為國庫減輕負擔,不想柔嘉帝姬倒是反而想著給國庫增加壓力了。”
“我們怎麼知道災難什麼時候會發生?如果一直不發生,國庫難道要一直拿錢養著這個沒什麼用的部門嗎?”
顧陌等他們說完了,才說道
“因為要花錢,所以就不需要管天災什麼時候來,等它來了,我們都被打的半死不活了,才去反抗?”
顧陌站在麟帝身邊,她的聲音擲地有聲,回蕩在大殿中。
“成立這個部門的初衷,並不是希望災難發生,而是在於防患於未然,如果不發生災害,自然是好的,如果發生了呢?像幾年前的水患、旱災以及這次的蝗災一樣,朝廷坐以待斃的,等著死了人,沒了糧食,才想著去挽救?”
“居安思危的道理各位大人都懂,人類在自然麵前如同滄海一粟,但我們麵對自然災害,就真的無能為力嗎?每次都要等災難來了,等災難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人類才隻能被迫去應對,卻不知道提前預知和做好防範工作,將一些損失最小化嗎?”
顧陌讓內侍拿了一疊紙過來分發下去。
“各位大人手裡的第一份數據,是史料中記載的五百年以來,曆朝曆代曾發生過的天災以及最後造成的損失統計,各位大人好好看一看,一場災害,通常能為一個國家帶來幾十年的損失,最嚴重的,甚至因為一場天災就亡國,使百姓陷入了百多年的戰亂中。”
“第二份數據,是曆朝曆代以來的人口統計,從統計圖可以看出,曆朝曆代一直在提倡鼓勵生育,但人口總是增長不起來?而且還在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其中原因,除了戰亂,就是天災,而曆朝曆代的朝廷應對災害的方式,和本朝一樣,就是順其自然……”
“所以成立一個應災部門花出去的錢,難道有災害帶來的損失多嗎?更何況這樣的災難還是頻繁的,各位大人可以看看第三份數據,這是僅本朝開國以來所經曆的災害以及災害造成的損失……”
朝堂上眾人議論紛紛。
不可否認,顧陌的材料準備得很充分,很有說服力。
今日這裡站著的,要是個男人,朝堂上的人說不定就要誇對方一句有遠見,然後讚同這提議了。
可現在站在這裡的,是顧陌,是一個女人。
他們感覺到自己身為男人的權威,正在被這個女人挑釁,這可比什麼抗災之類的重要多了。
“柔嘉帝姬,雖然這次抗蝗災你功不可沒,但不代表你就有在朝堂上說話的權利,女子,還是安安分分些好,康國的朝政大事還輪不到你操心。”
“沒錯,帝姬就該有個帝姬的樣子,為天下女子做好賢良淑德的表率才是,跑到朝堂上來指手畫腳,這是覺得我們這些男人還不如你一個女人嗎?”
文武百官的質疑聲不斷,顧陌卻始終站在金鑾殿上沒有動。
麟帝也坐著沒有動。
等他們實在是找不到話說了,見顧陌竟然還沒有羞憤離開,更不滿了。
“帝姬是沒聽到我們的話嗎?”
顧陌笑了一聲。
“聽見了,各位大人說,女子不得乾政,安安分分的呆在屋裡彈琴繡花就好,但我在想,若是當初我去和親的時候,各位大人也能叫我在屋裡彈琴繡花,不要讓我一個女子去出頭,那就更好了。”
男人就是這樣,尤其是這些被時代捧上天的上層貴族。
他們讓女子不要乾政,但當政治需要犧牲女子,便又要女子顧全大局,然後女人的犧牲又被他們直接弱化,最後他們反而成了有功之臣。
顧陌的話落下後,朝堂上氣氛一窒。
顧陌又說道“規矩是你們定的,但推翻規矩的也是你們,那句又當又立,用在各位身上真是再適合不過。”
“柔嘉帝姬,這裡是朝堂,豈容你如此放肆!陛下!還請立刻讓柔嘉帝姬離開朝堂,不要亂了規矩!”
麟帝沒說話,一臉頭疼的樣子,但目光卻是看著顧陌。
顧陌說道“真是沒意思極了,若天下百姓都是你們這樣的人,彆說和親,我便是覺得自己活著,都是在被你們惡心著,也好在他們不是,值得我為了他們,去拚搏一回。”
有人冷哼,“我看帝姬是杞人憂天了,康國有陛下、有我們這些朝中大臣頂著,沒了帝姬,難道康國還能亡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