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紅年代!
第369章訂單(第二更)
其實摩托車廠這些年擴散出去太多的任務了,比如大量出口的125,以及250型號的各種摩托車,現在摩托車廠很少的產能做這個。
小熊摩托車也隻有很少產能在這邊了,其餘的出口都在南方珠江邊上。
要說現在摩托車廠主打是什麼?
船用推進器,大小飛機,遊艇,120型號挖掘機,推土機,吊車,先鋒牌汽車,出口的高檔各類跑車,賽車,旅摩……另外就是一些動力設備,比如各種型號的柴油機,各種型號的汽油發動機。
摩托車廠從東(直)門出來,一直綿延好幾公裡,現在水庫一修,直接乾到了五環之外去了,這一條路也是京都最繁華的。
一側是摩托車廠,一側是數百家大小配套廠,摩托車廠也一躍成為國內第一大廠。
當然黃島那邊的汽車工業園建立起來,那邊就是國內第一大了,一個年產幾十萬輛車的廠子,配套廠加起來有多少人?
水陸兩用飛機,本身機體結構也就是部分加強,然後裡麵是水密隔倉,水密隔倉分為好幾個部分,哪怕是其中一兩個損壞漏水,對整體影響不大。
另外就是機翼兩邊加兩個類似浮筒的東西,就是飛機本身的重心做了一些調整,要讓飛機在水裡麵,機頭仰一些,還是上單翼結構。
劉海就兩頭跑,這邊維修科部分成員繼續設計清淤船,另外一部分就製造水密隔倉,劉海給出尺寸就是了。
機庫這邊兩個飛機製造車間的技術人員抽調一部分,然後抽調一部分工人,劉海就在一邊指揮。
劉海給數據,讓這些技術科的人作圖,自己就指揮。
“輕鬆多了。”雖然費口舌,但是輕鬆了很多,又鍛煉了飛機這邊技術科的人。
劉海自己不怎麼加班了,但是手下一幫人要加班,這一款飛機是什麼,那是第一艘雙發水上多功能運輸機。
聽聽這是什麼?能參與到這種項目裡麵,以後一輩子都能有說頭了,老了對那些小年輕說說自己年輕時候的經曆。
一幫人打了雞血一樣,摩托車廠這邊挖水庫了,挖出來的泥土一部分送到磚廠,一部分則用來回填一些坑窪地帶。
三公裡直徑的湖泊,已經很大了,挖掘機,鏟車,四不像日夜不停,另外周邊的村子也全員出動,還有就是其他配套廠的也來幫把手。
直接任務分區,這種大會戰咱們有的是經驗。
——————————————
而這個時候的西南地區,無數的人看著組裝好的大家夥,直徑十米的盾構機,從出廠到這邊組裝,足足經曆了兩個月的時間。
“格老子的,這也太大了吧?”
“我聽說,這就跟蛐鱔一樣,直接可以把這山鑽個洞。”
“我給工地送菜的時候也聽說了。”
“這怕是有幾十萬斤?”
“三百多噸。”
“三百噸是多少斤?”周圍一幫子看熱鬨的附近村子裡麵的人,看著山下棚子裡麵的大家夥,議論紛紛。
就在這個時候,下麵傳來一陣哨子聲音,後麵的大型發電機開始啟動,發電機啟動之後,盾構機開始運行。
“這也轉的不快啊?”
“那是沒加油門,你娃懂個錘子,就像開手扶拖拉機,油門加起來就快了。”
“哦,是啷個回事的哦。”
“你幾爺子怕是有些搞笑,人家這個是用電的。”
“用電啊?”
下麵是鐵路部門的人,盾構機已經不是第一台了,從第一台盾構機試驗結束,鐵路部門就瘋狂的計劃這玩意,並且開始衍生出其他型號了,這個部門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盾構機研究機構,主打就是研究這個。
所有操作,組裝盾構機的人員,全部是培訓過的,專門做這個的。
盾構機組裝試車完畢,就開始向前推進了,整個西南地區有十幾台盾構機,這些盾構機零件先用火車運送到附近最近的地方,在不在車站都行,直接用吊車卸貨就是了。
或者直接用挖機修路,然後卡車,四不像直接在路邊卸車,然後送到組裝場地。
這邊場地早就準備好了,盾構機開始運行,速度看起來還是很慢,不過這玩意可以穩定的推進,盾構機開始接觸岩石,開始出石頭渣滓了。
“你們看,是不是蛐鱔一樣,前麵吃,後麵拉。”
“還真是的。”
“有了這個東西,這山就不算啥子了。”
“就是啊。”
“一會兒就是一車了啊。”
“看起來慢,挖的多啊。”
“伱娃知道個啥,那個玩意有三丈多高。”
看熱鬨的村民絡繹不絕,紛紛的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釋自己看到的東西。
現場的工作人員,在運行一段時間之後,就停機檢查,然後繼續。
一個個盾構機在各個地方不斷的轉動著,大西北,大西南,另外研究試驗挖掘地鐵的盾構機,這些方向什麼的劉海都給了,然後讓人自己去研究。
外殼尺寸是軀殼,內部的核心是控製係統,隻要把這個捋順了,那麼後續就可以在這個型號上做出適合各個地質去情況的盾構機。
其實到了劉海穿越的時候,已經不分型號了,是混合型號的,也就是可以適應多種地質環境,可以適用各種的工程。
當然也有謠言產生,那就是據說這個可以在海底挖掘隧道……。
海對麵的某人趕緊花大價錢請了西方很多專家,問究竟盾構機能做海底隧道嗎?
因為某人生怕有一天,這盾構機從地下鑽出來,然後出來一大群人,源源不斷的。
好在西方那些專家給出的答案讓某人鬆了一口氣,幸虧自己這邊海足夠深,海底隧道可以挖掘,但是有一定的深度要求,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挖掘的。
盾構機挖掘之後,一次成型,後期基本上剩下的事情不多了,把大部分工人的工作環境從隧道裡麵換到了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