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不代表周知非沒有參與,在趙易峰練歌那會,一直都是通過微信視頻跟廖振溝通。
再由廖振去指導該怎麼去演唱《浮誇》,尤其是換氣的位置極為重要。
《浮誇》是公認的難唱,而它的難點除了這個副歌部分換氣的時機,還有就是它的高音。
副歌部分有平靜,有躁動,有不甘,有憤怒,有痛苦,情緒遞進,在情感的表演上堪稱拉滿。
再加上《浮誇》裡的高音,很容易會因為情緒的拉動導致高音破音。
你當我是浮誇吧,誇張隻因我很怕。
似木頭似石頭的話,得到注意嗎。
其實怕被忘記至放大來演吧,
很不安怎去優雅。
世上還讚頌沉默嗎,
不夠爆炸。
怎麼有話題讓我誇,做大娛樂家……
因為趙易峰唱了太多的情歌,被太多的人以為他是個沒有技巧全是感情的歌手。
但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人家可是南傳正兒八經音樂表演專業的科班生。
而且他的唱功,還是年級裡能排進前三的優秀學生。
趙易峰不是不會炫技,而是之前被歌曲的風格給牽製住了。
哪怕是搖滾的《不再猶豫》,它所需要的也不是唱功。
但在這一刻,周知非和廖振給他的封印徹底解封。
趙易峰在舞台上炫著自己的高音,而這麼長時間以來讓他要注重的感情也沒有被拋棄,徹底契合了《浮誇》所需要的元素。
比起陳奕迅的演唱肯定是有些許差距,但對於現場這些沒有聽過原版的觀眾來說,現在就已經足夠了。
“嘩~嘩~”
趙易峰才唱完了第一段,觀眾席上的尖叫聲猶如排山倒海。
一浪接著一浪。
很多觀眾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激動,但是叫就完事。
其實這才哪到哪呢,歌曲的第一遍,至多隻能算是《浮誇》的鋪墊,它想要表達主題的開端。
前世有很多人肯定聽過這首歌,但卻不知道它的創作背景,或者說也從沒去想要了解過。
《浮誇》的曲名原來叫《deression》,直譯的話應該是叫抑鬱或者沮喪。
這首曲子是香港作曲人江誌仁,也就是cykong在2003年4月1日時,在倫敦聽到張國榮的死訊之後所寫下來的。
本身是用於表達他對失去好友的悲痛,以及聽到消息時的震撼和對張國榮選擇離開表示了自己的不解。
而陳奕迅在製作專輯時,選中了這首曲子。
而且為了紀念張國榮,陳奕迅本來想自己填詞,但都沒有寫出讓自己滿意的歌詞。
無奈之下隻能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黃偉文,而黃偉文則把本來思念張國榮的故事,變成了一個鬱鬱不得誌的小人物的嘶喊。
這也就有了接下來,趙易鋒所演唱的那一幕。
間奏結束,他醞釀了情緒,繼續開嗓唱道
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囉。
那時候我含淚發誓,各位必須看到我。
在世間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屋村你住哪一座。
情愛中工作中,受過的忽視太多。
自尊已飽經跌墮,重視能治肚餓。
未曾獲得過便知我為何,
大動作很多,犯下這些錯,
搏人們看看我,算病態麼
趙易鋒唱得歇斯底裡,而現場的數萬觀眾也在瘋狂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