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
一種民主國家立法機關和權力機構的稱呼。
一般情況下,議會都會與民主製度合並代稱。
但還請注意。
某個國家實行了代表議會製度,卻並不意味著的它真的就是個民主國家。
因為這隻是一種政治上的組織形式。
本身是中性的。
看一個議會是否真正的“民主”,最關鍵的並非坐下來開會,也不在於反對獨裁專斷。
而在於議員的評選製度。
議員的來源,決定了議會的本質。
它是代表了絕大部分人的利益,還是專為某一集團作喉舌,隻與議員們的出發點有關係。
無論議會是否有立法權,是否掌握財政命脈,也不管他是否有風評意識查考百官的職責。
隻要是一個議會,那麼這個議會就必然會充斥著種種不同的聲音,有各種不同的想法。
這種情況尤其以英美係的“議會”為盛。
所以,英美采用了“選舉人製”來減輕人數負擔,儘可能的平衡各地天然優勢,以達成民主製。
基層社區投票,直接選出社區代表人;代表人離開社區,去城市再次進行投票選舉出城市代表人;之後還有縣區代表人、州府代表人。
一層一層的向上遞縮,最終選舉出議員候選人。
無論是眾議員還是參議員都是這麼選出來的。
區彆僅在於,眾議員由人民階梯選出,。它的席位根據各州人口進行裁定,是對其選民負責的。
眾議員兩年一選。
而參議員是各州均有的兩個席位,是美國為了保障各州州權力而設置的專用席位,參議員六年才會另選。
可是現在情況有所不同了,特彆是俄城議會。
他們自稱是共和民主議會,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應該選擇選舉人製”作為自己評選議員的手段。
但總人口就兩萬餘的俄城議會根本就沒有條件使用“選舉人製”,所以他們用了直接民主。
所有議員,本質上都是各個幸存者團體的頭目。
直接對其下轄的幸存者們負責。
這和前美利堅合眾國的眾議員不謀而合的。
但是很顯然,俄城議會的全稱是俄克拉荷馬市共和議會。
沾了一個共和,這意味著的議會職中沒有總統,議會就是最高權力的掌權“人”。
沒有人能夠淩駕於議會之上。
基層民主,對人們直接負責,沒有總統,議會包辦一切。
最重要的是,俄城自由派占據絕對的上風。
因為他們已經知道自己可以在脫離法利亞幫助下活的很好,但卻由於法利亞的實力太強大,而同時又不願意放棄法利亞這條大腿。
麗雪是法利亞的代理人。
可她卻在議會裡,充當一個關鍵的議會議員,就相當於從根本上否定了俄城共和議會的存在基礎。
無論是俄城議會自由派還是什麼的中間派或激進派,都無法完全忽略麗雪的存在。
她幾乎就是俄城議會裡得那個小小的“總統”,而且這個總統還通俄……是通法利亞。
這就……
很擰巴。
不僅僅是俄城議員們擰巴,麗雪、剛剛知曉這個議會內部情況的安生也擰巴。
就連林欣也感覺到了棘手。
但是人類曆史上出現過很多政治體製。
什麼君主製、貴族內閣製、共和製、聯邦製、總統製、議會製或者人民代表製。
多如繁星。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群體,每一個國家的人都有切合自己現實條件,符合自身文化需求以及適應未來發展道路的製度。
它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能憑空瞎想。
隻能不斷的試錯、改動和發展。
從前人的經驗之中總結出來一條合適法利亞人的道路是林欣正在探索和不斷地試錯的。
而俄城的這個小小的議會也是。
世界上實行的各種政治製度其實沒有優劣,沒有好壞,隻有適應,與水土不服兩種區彆。
並且,彆看它們複雜多樣。
其實可以直接簡單粗暴分離成四種政治狀態。
強力政治,強人政治,強權政治;以及混亂政治。
強力政治需要強大武力或者極高速的發展來維持穩定。
強人政治需要一位能夠服眾的偉人帶領走下去。
強權政治則重視權力而非個人,威權的力量將會粉碎一切外部敵人。
而混亂政治。
哪怕是災變前很多國家都處於這個階段。
很不幸的是,俄城議會是混亂政治,而法利亞也是混亂政治。
它們甚至沒有穩定下來。
哪怕現在的法利亞有以下事實
林欣的一紙政令就可以讓法利亞政治風口大轉向,沒有任何人會反對,堪稱強人。
法利亞行政部一通無線電通告就可以完成整個法利亞基層人員物資工作等等方麵的調配,沒有任何人敢說法利亞行政部不稱職,政治決策如山倒,堪稱強權。
法利亞靠著不斷發掘災變前的人類遺產,拚了命的發展出整個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力,不僅能自給自足,甚至還有能力做支援接濟自由幸存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至於軍隊,那更是放眼全球都少有組織能夠對抗的存在,甚至還有空軍和海軍。
這不能不稱之為強力。
可法利亞亂不亂?
亂。
行政部和軍事委員會到現在還有一部分職務重疊,後勤部負責軍事物資和民用物資已經忙碌到整日失聯,就連cdc都是粗暴的由某一部分天才強行拉扯著才得以成立。
工業部要想擴大生產,需要熟練的工人,要想讓生產出來的物資有價值,又需要找到需要這些物資的人。
那些大豆,燕麥和麵粉也是同理。
法利亞隻是有麥克法蘭這個全能的、有絕對支持率的、有魄力帶領人們乘船轉向的領袖,它甚至還可以培養出更多和他一樣的人,可以說,沒有林欣,就沒有法利亞,更多的人,恐怕在第一個災變冬天天就死了。
但它本質上,就是個連基礎政府都沒搭建完全的草台班子。
怎一個亂字能概括?
林欣不是不想改,而是有一個最關鍵,最要命條件在限製他。
“人”
我們人就是最偉大的自然造物,也是最珍貴的天賜寶物。
或許災變前我們人不被重視,人嘛,有的是。
可現在,你從西到東再從東到西穿過美國,除了法利亞人的定居點和給自由人們補給的定居點,能遇到的人有幾個?
就算是隻會勞力的低智商的傻子,現在也缺!
更何況有管理經驗,有專業技能,以及能夠拿起槍來戰鬥的人呢?
實現統治的方式很多種,林欣選擇的是走上社會主義,一步步走向社會主義共和製,把法利亞改造成那樣。
讓它可以穩定的脫離自己繼續運轉下去。
人總是會死,他不希望自己一死,法利亞就消失了。
林欣的野心可是很大的。
他要成為法利亞的奠基者,也要成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雖然這一切的開始,他隻是想要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幸存者。
法利亞是他建立起來的,是他的帝國。
他為這個年輕的政體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