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開墾了四天,家裡那點地終於像了樣子。
許溫言是有辣椒種子的,準備今天讓許溫言做個木箱子用來育種。
如果是直接將種子灑在地裡這樣也能種出來但是幾率不高,許溫言這總共就沒幾顆種子,更應該小心愛護。
中午就帶著陳三林一起上山,冬天的時候凍死了不少樹木,許溫言得仔細挑一挑儘量挑大的砍。
“陳哥,這棵青杠樹不錯。”許溫言拍了拍,挺結實。
陳三林拿著鐵鋸,之前都是用斧頭砍樹,這鋸子用的更省力一些,而且斧頭也不能分割成片。
這樹剛鋸下來許溫言就開始招呼陳三林鋸木板,至於怎麼做成盒子這就看許溫言的了。
在學校沒事許溫言也看過一些建造學的書,對於這榫卯結構也是有一點了解,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凹槽的拚接使其多個木板組合在一起。
常見的就有圓方結合、丁字結合許溫言也不做那麼難的,能拚接在一起就成,這也是為什麼許溫言要買那刻刀的原因。
方便。
這要是拿砍刀弄先不說精細程度,也更費力氣。
陳三林幾下就弄好了五塊木板,現在坐在木樁上看著許溫言捯飭,自己這個媳婦真是越看越稀罕,跟彆人的媳婦都很不一樣。
會看病、會認字、會做很多好吃的、皮膚也白白的滑滑的、現在還會做木盒子呢。
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我不知道的。
還是個男的。
“彆看了,再多鋸幾塊木板,後麵還有用。”許溫言也不抬頭從餘光就能看見這陳三林看著好久了,真會偷懶。
一上午,許溫言倒是隻做好了兩個木盒子,陳三林手裡抱了十幾個木板,還裝了一背簍木屑,工作效率杠杠的。
回家後給木盒子裡加上泥土還有肥料之類的然後再加一些草木灰跟糞便再均勻播種放在院子就好。
一個盒子種辣椒另一個盒子種玉米,陳三林家隻有這玉米種子,好在後麵陳興傑又送來些雜七雜八的種子。
不多,但都有點。
許溫言也不顧著啥,都一股腦種了,到時候能長成什麼就是什麼吧。
隨著天氣回暖壁爐也不用燒了,尤其是驚蟄過後熱的時候穿一件單衣都行。
全村到底沒有一個是在驚蟄前種上菜的。
這十天半個月裡,因為許溫言是養在木盒子裡細心照顧育種的,村裡人都沒想到第一個種上莊稼的會是那從來都不怎麼種菜的陳三林家。
足足三個大木箱被陳三林搬到地裡,種菜的時候要帶著點原有的泥土,種好、施肥、壓實、澆水,步驟一樣都不能少。
種到一半許溫言發現還有點番茄苗在裡屋沒拿,這番茄種子是他求了好一會王冬梅,王冬梅才給了幾顆,這東西不好種,因為品種又不太好結出來的果又小。
所以這種子才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