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李明亮點點頭開始吸引。
找到壞死的闌尾後接下來就是切除闌尾以及被波及的壞死腸道。
可以修複的腸道醫生會儘量保留,不能修複的一律全部切除。
人體腸道的總長度大概在6米8米左右,所以在一些胃腸手術裡,切除部分腸道並不會影響患者的健康。
但如果切除過多,比如轉移性腫瘤這種病就需要大麵積切除被腫瘤侵襲的腸道,這樣的情況下才會對消化吸收功能有影響。
在一番仔細的探查後,張易最終決定切除壞死的腸道為05米左右,並且可以保留完整直腸。
也就是說這女孩不用做人造肛門了。
雖然看不到張易在大家麵前炫技了,但這小女孩不用做人工肛門,大家也是打心底裡高興的。
手術台上,找到闌尾以及壞死部分的腸道後一切就變的更加迅速了。
尤其是張易的速度。
阻斷闌尾根部,切碎再一點點帶出。
夾斷盲腸遠端到橫結腸前段,不斷清洗腸內和腹腔內殘留的糞便,直到清洗乾淨後將腸道阻斷取出。
張易將取出的這一截腸道連同剛才那些化膿的闌尾碎片,一起放在了提前備好的黃色醫療垃圾袋裡。
這個可不能扔。
得拿出去給那兩個父母看看,這就是他們為人父母的做出來的事兒。
……
縫合之前需再次清洗一遍腹腔,然後便采用全層間斷內翻縫合法來縫合腸道。
腸道的縫合和一般的皮膚縫合不一樣。
腸壁的分層結構分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外膜層。
而皮膚則隻有表皮層和真皮層,縫合難度肯定是腸道要高一些。
腸道縫合一般是有三種方法。
一種是全層間斷內翻縫合,這種得先進行腸道後壁的間斷式內翻縫合,且兩針間距保持在3毫米到5毫米之間。
縫合時還需要確保黏膜麵對攏,漿膜麵內翻,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促進傷口愈合。
等完成後壁縫合後,還要繼續進行腸道前壁的間斷縫合,這個時候就要記住,漿膜多縫,黏膜少縫。(最內層多縫)
第二種是全層連續內翻縫合,它與全層間斷內翻縫合不同,全層連續內翻縫合的針距一般會更小一點,通常約為03厘米。
這個難度更高,比較考驗醫生的眼睛和手法。
不過,雖然它難度更高一些,但這種縫合法效果更緊密,能減少術後腸道漏氣的概率。
第三種就是吻合器縫合了。
這種方法其實說的直白些就是借助專用器械來完成縫合,這樣操作也能讓縫合看起來更為規整。
這可不是為了方便醫生偷懶啊,專業機器的縫合精度更高,還能適應多種縫合的角度和位置。
大多數醫生的縫合手法參差不齊,采用吻合器來縫合其實可以避免腸管畸形增長等副作用。
張易采用的方法就是第一種。
因為是將結腸部分直接與回腸部分相連。
二者直徑不同,不適合針距更小一點的全層連續內翻縫合。
而全層間斷內翻縫合法則非常合適。
當然了。
第三種吻合器縫合張易是從來都不用的。
可不是張易吹,這玩意兒還沒他自己縫的好呢。
果然。
張易再次在眾人麵前展示了他頂級的縫合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