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頭一出,靈玉便將這個孩子帶走。
那修士發現孩子被搶,自然立馬追來,可惜不敵靈玉,很快便被靈玉打傷,因靈玉想看日後父子相殘,故而便打傷修士後,便轉身離去。
二十年後,事情也如靈玉計劃一般,不過這個孩子雖經受苦難,但心地卻還是十分善良,若非靈玉強行讓這孩子背負莫須有的仇恨,以這孩子的心性與天分,日後必定前程似錦,成就非凡。
靈玉編了個身世,半真半假的告訴那個孩子,那孩子幼年行乞,見識過太多的人情冷暖,靈玉的突然出現,那孩子一開始也是存疑,但靈玉的編造的身世,過分真實,很多事情都是有跡可循。
在靈玉口中,那個修士乃是宗門弟子,早年便在五大洲遊曆,雖然風評很好,但隻是其明麵上的偽裝,實際那人,貪得無厭,被那修士斬殺之人,其中雖有惡徒,但很多都是無辜之人,隻是因那人看中他人手中之法寶,或是靈植,心生貪念,這才汙蔑對方,隨意編造一個理由,便將對方斬殺。
而那孩子的一家老小,便是如此。
靈玉為求真實,特地去尋關於那修士的事跡,其實那修士人品雖好,但看事情看過片麵,隻分正邪,不分善惡。
這邊導致了那修士風評不佳,其實死於那修士之手的人族或妖族,皆是作惡多端之人。
而那些雖為惡,但未沾染血腥的邪修,那修士也隻是將其關押,或者廢了對方修為,確認無法作惡後,便留其性命,為此前做下的惡事贖罪。
若是常人,了解了那修士的生平,即便對那修士有所不瞞,但也至少態度會有所改觀,而靈玉被煞氣浸染許久,心性早已變得偏激。
認為那個修士就是偽裝,如若不然也不會將自己封印,明明自己並未作惡,從未殺生,分明就是那修士惱羞成怒,又怕自己成了彆人的法寶。
一想起這些,靈玉便對那修士愈發不滿,更加鑒定自己的想法,若那個修士真的大義凜然,在知道自己的親生骨肉成了世人口中的邪修後,會不會一如既往的就地斬殺。
那一日,那孩子召集一幫與修士有過節之人,一齊埋伏修士,修士不敵,很快便敗下陣來,但好在修士的好友趕到,打傷那孩子之後,原本一殺了之,但不知為何,修士卻心生不忍,隻是將那孩子廢去修為,關了起來。
而那孩子自然不滿,在其的認知中,那修士就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十分令人不恥,明明殺了自己一家老小,現在當著其他人的麵,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
說什麼自己孩子,若是沒丟,想來也如自己這般大了。
一聽這話,那孩子便覺十分惡心,若是這人真這般善良,那為何不放過自己的家人,若是奪寶,那拿去便行,若不是他,自己也不會過得這般淒慘。
那孩子原本隻是修為被廢,但靈根還在,可一聽那修士的話,那孩子便不管不顧,繼續朝修士攻擊。
修士見孩子冥頑不靈,便直接出手毀了孩子的靈根。
見事情發展到了這裡,靈玉便從暗中走出,看著自己排出的一場戲,明明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一幕,但心底卻十分的不開心。
靈玉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告訴在場之人,原本靈玉以為自己看到,那修士和那孩子痛苦的表情,自己會開心起來,可最後接觸到那孩子仇恨的眼神時,靈玉忽然有些不忍,有些不敢麵對。
靈玉將自己的不滿與仇恨說出,言明不管今後如何,自己與修士的仇,算是了結。
離開之後,靈玉原本以為自己會放下此事,繼續修行,但每每想到那孩子的眼神,靈玉總會難安,靈玉雖性格偏激,不分善惡,僅憑喜好做事,但其除了對那孩子外,便並未做下任何錯事。
因覺愧疚,靈玉便為那孩子尋來能恢複靈根的天材地寶,想彌補那個孩子,但可惜靈玉去的太晚,那孩子很早便已經轉世輪回,忘記前塵往事。
當年那孩子得知真相時,經受不住打擊,鬱鬱寡歡,很快便死於心病。
那孩子這一生受了太多的苦,修士原本想讓那孩子轉為靈修,繼續修行之路,但那孩子卻說自己是非不分,此前受靈玉蠱惑,也不知自己傷了多少無辜,隻有自己徹底消亡,才是對那些無辜之人最好的贖罪。
不過那孩子不知,其所殺之人,其實皆是惡人,靈玉雖欺瞞那孩子身世,但從不乾預那孩子行事,雖將那孩子扔進乞丐窩,但怕孩子餓死,還特地化成一老乞丐,照顧那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