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城覆滅的七天後。
這個消息轟動了整個大燕國。
大燕國國都,朝堂之上。
垂簾聽政的皇後裴華,鳳目冷冽,揮手將八百裡上報的奏章扔出簾帷。
“天火焚城!”
“好一個天火焚城!”
“一座邊防重鎮被毀,宗室郡王生死不知!”
“竟然都被推在了天災之上!”
“大燕當真腐朽至此了嗎!?本宮要等還有何用?大燕還要爾等有何用!”
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除了當今皇上的親弟弟,攝政王風雨停外,其他文臣武將都在皇後威嚴才深低下了頭。
組成內閣的幾位當朝太傅司馬,更帶頭領罪。
跪倒在了空空蕩蕩的龍椅下首,告罪磕頭。
花白的胡子與官帽顫顫。
“皇後息怒,老臣愧對聖上啊。”
“大燕發生了如此滔天大禍患,臣等難辭其咎,求告老還鄉。”
說罷,幾個老頭便深深拜倒在地上再不起來。
坐在龍椅後方簾子的裴華深深的看了這三個老頭一眼。
這三人出身,均是大燕最大的三個氏族。
若是以往他們求告老還鄉,裴華巴不得把他們都給送走。
可如今,背靠萬裡大山,易守難攻青陽被破。
大燕的肺腑之地,徹底暴露給了鄰國大魏。
若是大魏趁機來犯,內憂外患的大燕頃刻危若累卵。
這三個老不死的,此時怕不是告老還鄉,而是告老起兵!
裴華雖是一介女流,但把持朝政多年,朝堂之上盤根節錯的勢力也能看出個七七八八。
猜出了這三個老東西的心思。
不可能放他們回家的裴華隻能壓下心頭火氣,稍微扯出一個僵硬的笑臉安慰這三人,忍著心裡的惡心道
“三位都是我大燕的中流砥柱。平時日理萬機,已經是鞠躬儘瘁。”
“青陽事如何怪的到三位愛卿身上。”
裴華的這番話,倒也在三個老頭的意料之中。
青陽之事爆發的突然。
他們也沒覺得能輕鬆的從大燕這條破船上安穩抽身。
畢竟大浪打來,總是要染濕衣角的。
此時他們三人聯合告老,更深的目的其實是給朝中的文臣武將們放出一個信號。
告訴這些人,他們三大氏族已經不支持大燕了。
這些文臣武將背後,那個不在大燕境內不站著一方家族勢力。
隻要今日朝堂之事傳出,大燕必然動亂。
到時候可能不用大魏出手,大燕會各地自會諸侯群起稱雄。
而他們三大氏族,便又能從這些諸侯中捧出一個由他們擺布的新朝。
趴在新朝的身上繼續吸取營養!
若是大魏真的趁機入侵,那他們也不懼。
直接請投,加入大魏就是,一樣世家不倒!
正所謂千年王朝,萬年世家。
他們世家豪門的命運,何必跟大燕這艘破船綁在一起?
為了把戲做足。
在皇後第一次勸慰時,他們都沒有起身。
而是在足足被勸了三次後,才裝作打消了辭官的念頭。
在幾個公公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好像剛才因為愧對皇上,傷心欲絕時真哭傷了身體。
起身抹抹眼淚後,代表了三大世家的老頭,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老謀深算。
一起謝完恩後,站回了文臣隊伍之中,老神在在的開始閉目養神。
仿佛朝堂之上,再也沒有跟他們有關的事情。
連著朝堂上都沒有人再繼續出來說話,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裡麵。
三個老頭閉目養神時,一直安坐在龍椅右手下王座上的攝政王風雨停,忽然睜開了狹長的眼睛。
掃視了一圈大殿裡的眾人,又一言未發重新閉上了眼。
寂靜的氣氛裡,壓製住怒容的裴華,即使在氣,也無濟於事。
因為被架空的不是她而是整個宗室。
‘不管怎麼說,都不能讓魏南下!’
知道現在還不是翻臉的時候,裴華以國事為重。
不好還在青陽城被砸出的天坑中,烈火焚燒數日也未有熄滅跡象。
短時間大魏繞不過這個火坑。
她心累的將青陽城的事安排給了一位自己還算信得過的重臣後,退了朝。
身心俱疲的裴華回到了鳳儀宮中。
看了一眼還亮著的魂燈,習慣性的將朝堂上的怒火撒在皇帝的魂燈上。
“你看你留下的爛攤子!”
“要不是老娘知道你沒死,早就改嫁去了!”
“你個死鬼,知不知道那三個老東西有多可惡!”
……
裴華半是訴苦半是發泄的對魂燈罵了半天。
可以自由出入後宮的攝政王坐在她的對麵。
對於這一幕早就司空見慣了他,等裴華消了火後才沉穩道“皇嫂,大燕要馬上要大亂了。”
風雨停從小聰慧,也是宗室除了皇帝外,僅剩下的一個玄關。
三個老頭那點算計,瞞不過他。
將天下將要反的可能說給裴華聽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裴華又怒罵了這三條老狗幾句後,無力的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好在攝政王心有韜略。
對於世家將亂之局,已經有了對策,他道“皇嫂莫急,還未至絕境。”
還以為大燕要毀在自己手裡的皇後聽到攝政王這樣說,重新來了精神。
風雨停的攝政王,是皇帝在閉關前親封的。
讓他與皇後一明一暗把持朝堂。
知曉風雨停從不會空穴來風。
燃起了希望的裴華皇後,急躁的催促著他。
“就知道你聰明,你們風家就你一個聰明人!快說!快把你的鬼主意說說!”
兩人說話的語氣隨意,百十年的相處,兩人已經成了真正的姐弟。
“皇嫂廖讚了。”
風雨停先是謙虛了一句,隨後才道“大燕之亂來自世家,世家之亂在於皇室衰弱,那麼隻要給皇室找一個能壓住世家們的幫手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