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冰兒的聶小倩火了。
之前保密了那麼久,上映了自然就不可能繼續保密下去。
哪怕還沒有正式上映,但是有些東西卻可以放出來了。
當董冰兒飾演的聶小倩的海報出爐之後,可以說徹底地讓人服氣了。
同時,影評人們對電影的評價更加推高了人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
著名影評人杜向海這樣寫道:“這真是一部完美的商業電影!”
是的,如果說在千禧年前,國產電影如果說被稱作是商業電影,那真的不是褒義詞,因為那個年月國內的市場完全還沒有形成,國產影片都以文藝片為主。
畢竟,沒有市場的商業片,算什麼商業片?
可是如今卻完全不同了,觀眾也不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商業電影,如何稱得上完美?
“構成一部商業片的所有元素在這部電影裡都是接近極致的完美:
不得不說,李易導演在選角方麵堪稱一絕,眼光毒辣。
從演員和人物設定來看,自然不用多說,相信隻要看到聶小倩和寧采臣一出,幾乎就此定格了兩人的形象,除此之外狂放不羈又淳樸善良的燕赤霞,雌雄同體的樹妖姥姥,甚至是一些配角如女鬼小青,縣令等等都是活靈活現,躍然紙上,看過電影就不會忘記。
美術道具、服裝造型等等,都非常考究,甚至是特效,在這部影片裡麵特效並沒有追求時下的主流那樣搞大場麵,可是卻恰到好處的凸顯出來了影片的效果。
特效從來都不是越大場麵越好,因為特效也不過是為電影劇情服務的。
再來說聶小倩的那個發髻和寧采臣的書生巾可以說是絕對堪稱考究,甚至於我可以不客氣地預言,《倩女幽魂》一出,未來的所有的“女鬼”和“書生”造型都將被籠罩在其陰影之下。
裡麵的服裝既非傳統古裝戲裡那種厚重寫實的戲曲風格,也非後來時下那些到處是化纖輕紗,浮誇俗氣的造型,反而簡潔飄逸又古意盎然,可以說非常符合電影“古典+傳奇”的風格了。
再來說配樂,也絕對是一大亮點,《路隨人茫茫》,《黎明不要來》,《道道道》單拿出一首都令人拍桉叫絕,更妙的是每一首插曲無論是曲調還是歌詞都和相應的劇情完美貼合,更兼風格大氣悠遠,淒迷浪漫,放在今天這個時代是根本不可能被複製的天才作品。
再來說劇情,劇情上,是我覺得最妙的部分。我現在如果問你,你覺得《倩女幽魂》是一部什麼片?是悲劇,還是喜劇?是愛情片?還是鬼片?抑或是一部比較輕鬆向的娛樂片?可能不同的人回答是完全不同的。因為這部電影的風格本身就是一種混搭。作為觀眾,你的情緒會一直被各種元素牽引,引人入勝,沒有片刻遊離,同時又兼顧了絕大多數普通觀眾的審美趣味。這部電影的氣氛在三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中自由切換:浪漫——搞笑——恐怖!
這三種元素就像是千層餅一樣相互重疊交融又無比自然,在劇情中全部貫穿始終而且非常非常地平衡,這不僅需要那種商業片對於劇本“工業化“地精凋細琢,更需要那種側漏的“才氣”。
先說“搞笑“,我覺得所謂”搞笑“元素一直是港島電影一個標誌性、廣受歡迎但也相當一言難儘的風格。港產片裡,第一恨不得人人會武功,第二恨不得什麼都得搞笑,但真正搞笑得有水平的其實鳳毛麟角。體麵地把人逗笑比把人弄哭難多了,很多所謂搞笑都秉持著”小醜化“和”下三路“的搞笑風格,要麼就是無節製的無厘頭和玩流行梗。
李易導演雖然也是港島籍導演,但是他在《倩女幽魂》裡麵卻並沒有那般地循規蹈矩,也並沒有純粹的為了搞笑而搞笑,《倩女幽魂》裡的搞笑或者說幽默元素不僅有推動劇情和塑造人物的作用,而且透著狡黠和諷刺,看完影片會記得很多令人莞爾搞笑,卻又並非那種單純的為了搞笑而搞笑的劇情!
比如說一開始,寧采臣和圍觀路人的“假人挑戰”,後來寧采臣誤闖蘭若寺,被兩把劍頂著慫慫地發表的“oveap;peace”宣言;還是寧采臣怕狼點了三盞燈走夜路還背唐詩壯膽,結果在狼嚎聲中燈瞬間全滅;亦或者還有他初見聶小倩“小姐你怎麼這麼重,我抱不動你!”
當然,我認為最最最經典的是那段“不明真相的書生找個硯台就坑死了一屋子厲鬼”,剛剛被這些僵屍嚇尿的觀眾在那一刻都無比同情這些小可憐,還有那段寧采臣去告官,那個用戲腔誇張化的縣太爺,這場貪官索賄的戲非常趣味橫生,那句“免費退堂”根是令人印象深刻。
而最最令人讚歎的是,一部已經如此妙趣橫生、如此瑰麗奇絕的電影,你難以想象居然還可以拍得無比浪漫和香豔。我們當代年輕人心目中的所謂“古風浪漫”其實是非常現代的產物,在這部影片裡麵可以說被展現的淋漓儘致——從水中小亭,白衣美人月夜撫琴,到那首“十裡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隻羨鴛鴦不羨仙。
這首廣為流傳的愛情“古詩”,期初我以為是搬運古詩,但是結果沒想到其實是電影原創的!
當然相信年輕人看完之後都不會忘記的那個絕美的“水下擁吻”的鏡頭!
更妙的是,相比於《聊齋誌異》的原著原版寧采臣和聶小倩的關係是由“美德”推動,這部《倩女幽魂》更加突出了“情和欲”的作用:寧采臣落水,小倩伸出玉足將他撈起;在小倩家的浴盆裡,寧采臣看見了半裸的小倩,並且被小倩在水中接吻,意亂情迷;兩人第二天在水中小亭相會,小倩說,明天她就要過門了,說著軟軟躺在了寧采臣的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