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的不爽僅僅停留在這位明英宗本人上,對於麵前那位朱祁鎮的數字人還是沒啥反感的。
“朱唔,朱先生。”
想到朱祁鎮數字人被修正過口癖,王通乾脆也就用現代稱謂與他進行交流了
“您真的什麼問題都可以解答嗎?”
“沒錯。”
朱祁鎮數字人點了點自己的太陽穴,笑著說道
“之前的【雲熙】應該也和您介紹過,數字人實際上連接著高算力的服務平台,可以實時與您進行答疑。”
王通想了幾秒鐘,左手握拳輕輕在右手手掌上一敲
“對於任何一個正整數,如果是奇數,則將其乘以3並加1。如果是偶數,則將其除以2。不斷重複這個過程,最後會發生什麼?”
“”
朱祁鎮沉默了一會兒,嘴角忽然翹起了一絲弧度
“王先生,您和張女士真是天生一對”
王通一歪頭
“我總感覺你在罵我。”
“沒有沒有。”
朱祁鎮連忙擺了擺手,這位明英宗的顏值本就很高(要不然在瓦剌那邊也不會泡到妹子),在數字人正麵優化的算法下此時倒也顯得優雅而又風趣
“隻是有感而發罷了王先生,咱們時間有限,還是儘快去展櫃參觀吧。”
聽朱祁鎮這麼一說王通和張瑩才反應過來,他倆捏臉的時間確實有點長了,說話間身邊都走過了好幾位遊客呢。
於是王通連忙拉起張瑩的手,對朱祁鎮說道
“朱先生,請帶路吧。”
朱祁鎮聞言點了點頭,帶著二人開始走向了展櫃。
早先提及過。
這處展館內的一切都被數據化成了模型坐標,因此朱祁鎮並不是像很多vr遊戲裡的npc那樣你(vr眼鏡)移動他才跟著移動,而是如同真人一樣主動的在前方引路。
期間王通還刻意放緩了幾分腳步,他和朱祁鎮的距離很快便從一米多被拉到了兩米。
若非王通曾經在朱祁鎮剛出現的時候上前摸過數字人的身體,但最終隻摸到了一團空氣,他說什麼都不會相信這位朱先生是個虛擬的角色。
實際上。
此時發出驚歎的不僅僅是王通與張瑩,會展中的其他遊客同樣也都在感慨數字人的神奇,隻不過各自的聲音都被全盔隔絕在了設備之內罷了。
“”
接著很快,王通與張瑩便來到了最靠外的一間展櫃旁。
“兩位。”
來到展櫃邊後,朱祁鎮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講解員一般伸出手掌,對著櫃麵說道
“如你們所見,北12廳內陳列的便是《永樂大典》的所有原本。”
“《永樂大典》成書於公元1408年,全書卷,兩卷為一冊,算上目錄一共有冊,字數字。”
“而最前方這處展櫃之內,陳列的則是《永樂大典》的第一冊。”
聽到朱祁鎮這番話。
王通與張瑩連忙來到展櫃前,隔著玻璃看起了展櫃中的物品。
與展櫃古風的外飾不同,展櫃內采用的是金黃格調的墊布,看起來相當大氣,墊布中央則放置著一塊打磨光滑的木板,木板上靜靜躺著一本書。
這本書通體深黃色,框縱大概30x101novel.com厘米左右——當然了,這是肉眼判斷,實際上的規格應該是30x23。
或許是由於太過久遠的緣故,儘管國博方麵已經做過了精細保養,書封上依舊有些歲月的痕跡,左上角還缺了一個大概零點幾平方厘米的小角。
而這張滿帶歲月痕跡的封麵處,赫然正寫著幾個字
【《永樂大典》(卷1)】
看著這幾個清晰的繁體字,王通握著張瑩的手掌忽然加了幾分力。
這就是
《永樂大典》!
華夏乃至人類曆史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在古代王朝唯有華夏才有能力修著的曠世巨作!
在過去的這些日子裡,王通已經被網友們科普了無數遍《永樂大典》的價值所在,它的出現,代表了華夏的古文明史有了完整的傳承與資料。
不誇張的說,這部書之內有著華夏的根!
當然了。
如今網絡上依舊有人在詆毀《永樂大典》,比如王通前幾天還看到有人在陰陽怪氣【太好了,《永樂大典》出世,牛頓這下真是中國人了】。
還有人則陰謀論這是兔子們編撰做舊的假新聞,亦或者就是在說什麼【《永樂大典》隻是明代的書,你怎麼知道明代人沒有改過曆史?】。
不過大多數網民還是比較清醒的,例如最後那個評論下方便有一個點讚數比評論還高的回複
【老子不信明朝人,信你個韃子寫出來的四庫全書?】
隻能說有才的網民還是多
“王先生。”
就在王通有些出神之際,一旁的朱祁鎮忽然開口說道
“你想不想親手翻翻這本書,看看裡麵的內容?”
喜歡走進不科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走進不科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