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
華盾生科的第一台超算,總算是有了著落......
接著潘院士又和郭灝聊了一會兒天,便匆匆帶著徐雲告辭了。
從頭到尾,潘院士都沒有透露任何和孤點粒子有關的信息,隻說讓郭灝等待。
............
離開了華西醫院後。
潘院士看了眼掛著暖陽的天空,搓著雙手哈了口氣:
“小徐,差不多到飯點了,咱們隨便找家店吃個午飯吧。”
徐雲點點頭:
“我聽您的。”
醫院周邊最不缺的就是各類餐飲店,而且價格普遍適中,一般到頂也就是裝修好點的小飯館,很少會見到特彆豪華的大酒樓。
因此潘院士帶著徐雲隨意逛了逛,最終找到了一家老媽蹄花。
說起蓉城,除了遍地飄零之外,大多數人的印象可能主要有三點:
火鍋、麻將、耙耳朵。
偶爾會加個廁所串串。
而除了火鍋和串串外,蓉城還有一些名氣較小但味道堪稱一絕的小吃。
比如老媽蹄花。
與大多數的鹵、紅燒或者椒鹽豬蹄不同,老媽蹄花的方式是燉。
成品的老媽蹄花湯汁濃白,軟糯綿香,配上一碗加了辣椒生抽蝦皮的蘸水,那叫一個安逸喲.....
走進館子後。
潘院士給自己和徐雲點了兩碗蹄花湯,外加兩碗米飯和幾道小食,隨意找了個座位坐了下去。
“小徐。”
考慮到公眾場合不太方便聊太敏感的內容,潘院士便隨意起了個和孤點粒子無關的話題:
“過幾個月的答辯準備好了嗎?”
徐雲點點頭,從箸筒裡抽出了兩雙快子,對整齊後把其中一雙遞給了潘院士:
“嗯,準備的差不多了。”
徐雲今年物理和生物兩個專業都將畢業,一個是博士學位,一個是碩士學位。
在科大讀過博士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科大博士的答辯時間一般在五月,碩士則普遍在五月底六月初。
也就是再過三四個月,徐雲就要接連麵臨兩輪答辯了。
不過徐雲很早就開始準備起了答辯材料,其中的綜述還照抄了他上本書的第一章呢。
潘院士順手接過快子,又問道:
“博士答辯的委員會人選定了嗎?”
徐雲聞言撓了撓腦袋,表情隱隱有些費解:
“田導之前說人選已經訂好了,但前幾天又通知我委員會人員可能會變動,所以現在我還真不太清楚啥情況......”
“變動了?”
潘院士微微一怔,看上去有點兒意外。
他和徐雲所說的委員會指的便是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由學位授予單位組織,主要負責審查學位論文,組織答辯這些,然後決定是否授予學位。
當然了。
本科...也就是學士學位是不會有答辯委員會參與的,答辯委員會針對的是碩士和博士這兩個學位。
一般碩士的答辯委員會人數在四五個,博士六七個。
細分下去的具體規則有很多,不過核心就是導師不能擔任委員會的一把手,博士需要有幾位是外單位專家等等。
潘院士已經為徐雲準備好了碩士答辯委員會的相關事宜,田良偉那邊的情況他也隱約知道一些。
此前他了解到的是田良偉找了一位廬州工業大學、一位華中科技大學以及一位廬州某研究所的正高級研究員做外單位專家,其餘幾位則是科大校內的老師。
結果沒想到......
田良偉居然把這個配置進行了變動?
潘院士敏銳的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隨後他默默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裡,準備有空去問問田良偉。
如果真的是他想的那樣,那可就有意思了......
接著他抬起眼皮看了眼徐雲,又問道:
“小徐,田院士那邊什麼情況我不清楚,不過你的碩士答辯肯定沒什麼問題,等碩士學位拿到手後,你還準備讀博嗎?”
“當然要了。”
徐雲毫不猶豫的給出了回答,還笑著對潘院士道:
“老師,你那邊還收我的offer不?”
潘院士聞言臉色沒多少變化,不過微微翹起的嘴角還是暴露出了他內心的喜悅:
“行,那我今年組裡留個位置給你。”
雖然早就猜到了潘院士的回答。
但在得到準確答桉的時候,徐雲還是忍不住心口一鬆。
雖然他現在已經不是單純的學生,名下有著華盾生科這家公司,員工眼看就要往大幾百號發展。
但在顧群青和鄭祖等人的幫助下,徐雲其實不需要在行政管理方麵投放太多的心思。
ba的課程肯定要修,但明麵上的學位倒也沒那麼迫切。
因此他有很多時間可以放在科研上,讀博的時間顯然不會和公司的運營有所衝突。
同時上輩子因為選修方向的原因,徐雲在博士階段和潘院士的接觸反而沒有碩士時期那麼密切,這也一直是他的一大遺憾。
如今有機會能夠彌補上輩子的這個遺憾,他自然樂意萬分。
想到這裡。
徐雲扒飯的速度都快了幾分。
半個小時後。
吃飽喝足的潘院士和徐雲二人,神清氣爽的離開了飯館。
接著二人打車直奔動車站,一番轉車後,在晚上重新回到了錦屏地下實驗室。
兩日後。
來自華盾生科的法務團隊正式與櫟木科技會麵,二者在意向書的基礎上,簽訂了一份完整的定製合同。
當天下午。
一筆由新創基金拆借的1500萬訂金,按時彙到了櫟木科技的賬戶上。
就這樣。
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中。
三天一轉而過。
時間終於來到了......
兩個海外機構,發布各自報告的日子。
..........
注:
下個月開始月票改製了,打賞要100塊錢才有一張月票,黃金盟也隻有1000票了,盟主10票,也就是榜單全看讀者投票,這對咱們這種書是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