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
這裡的誇克質量叫做流誇克質量,即在電弱對稱破缺後誇克獲得的質量。
在強互作用中。
誇克會通過獲得一個相比流質量來說很大的有效質量,也叫作組份質量。ev,三個上下誇克加起來就是接近900ev,也就是中子和質子的重量。
如果感覺這個概念有些費腦力的話.....沒關係,物理學界大老接受這個概念也用了好幾年呢。
四舍五入的話,你就等於是物理學界的頂尖大老。
除了誇克之外。ev與1.78gev,這兩個粒子很容易發生衰變,變成電子和中微子。
希格斯粒子的質量則是125gev,電弱相互作用的傳播子、z的質量分彆是80和91gev。
好了,視線再回歸原處。
總而言之。
此前幾個小組計算的費米麵數據,就是為了這一階段準備的。
因此到了這一步,計算過程倒是不需要人工再出手了。
隻見威騰輕車熟路的輸入起了數據,希格斯等人則在一旁協助校驗。ev....”
“.....內部誇克分布函數的求和規則為的求和規則∫01dx[u(x)?uˉ(x)]=2.....”
“.....流質量上階係數0.888.....”
“呱唧呱唧.....”
極光係統對粒子質量的計算算法和溫伯格相同,也就是通過費米麵數據構築出一個模型,然後把數學數值修正成具體的結果。
用蓋房子來舉例的話。
徐雲他們之前計算出來的費米麵數據就是水泥,現在極光係統就相當於瓦匠。
瓦匠的工作就是把水泥和磚頭蓋成房子,最終房子的成型體就是那顆粒子的質量。
注,理論質量。
此時此刻。
隨著轉機的發現,各大平台上原先對徐雲....或者說科院組的抨擊也小了許多。
當然了。
這隻是一種暫時性的情況,一旦實驗證明鈴木厚人他們的數據正確,這些噴子又會掀起一場狂歡。
滴滴滴——
五分鐘後。
數據終端上顯示出了除科院組外其餘八組的所算出的粒子質量:
【11.4514gev】。
這個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數值,不算高也不算低。
在現有的亞原子粒子中,大概可以排到三百多名,比它重或者比它輕的大有‘粒’在。
雖然粒子的質量和粒子存在與否沒有直接關係,但一個中規中矩的數字,顯然更令人心安一些。
接著威騰又輸入起了科院組的數據。
這一次。
極光係統的計算時間稍微長了一點兒。
足足過了十幾分鐘,它才顯示出了結果:
【923.8gev】。
數據出現後。
現場沉寂了幾秒鐘,緊接著再次響起了一陣嗡嗡嗡的低語聲。
站在第一排的鈴木厚人見狀,更是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923.8gev....哈哈哈...口美納塞、口美納塞.....”
他身邊的尼瑪雖然沒有明顯的表示,但神情卻明顯的放鬆了不少。
誠然。
計算出對應的粒子能級後,還需要通過實驗捕捉來確定數值的真偽。
但另一方麵。
就像上頭所說的那樣,
目前物理學界雖然比較難做到具體的質量計算,但鎖定位置微粒的區間卻要容易很多。
例如希格斯粒子。
在希格斯粒子被正式捕捉之前,物理學界就大致推斷出了它的質量區間:
下限117.4gev,上限132.6gev。
因此一顆微粒....即便它是未被發現的微粒,某些屬性上也是要遵守基本規則的。
目前最重的一顆粒子發現於2019年,atas探測器記錄的碰撞中發現了重量為173.1±2.1gev的頂誇克。
這也是迄今為止最重的一顆微粒。
因此一枚質量超過300...甚至達到了923.8gev的粒子,這實在太挑戰已有物理的認知了。
與此同時。
看著屏幕上這個巨大的數字,發布會第四排的負責人卡洛·魯比亞頓時臉部肌肉一抽。
這個數字,隱隱勾起了他某個不太美好的回憶.....
.........
注:
昨天針灸做的手痛得不行,本來今天也是要休息的,但大家一直催就強忍著碼出來一張了。
有點短,明天最少8000字大章,時間夠就日萬。
另外感謝喵了個姆的大老打賞的盟主!
...........
走進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