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深的大道理,小家夥現在可聽不懂,所以他在跟小家夥解釋問題時,他都選擇講,寶寶現在能聽得懂的,拿寶寶接觸過的東西,舉例給寶寶聽。
慢慢去教會小家夥,那些該知道的。
“哦哦。”認真聽著的小家夥,點了點頭,表示她聽明白了。
彆的寶寶聽不懂,漂亮衣服、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那些,小家夥一聽就懂了,然後追問道:“那寶寶要工作嗎?”
“當然不用了,寶寶現在還小,現在寶寶隻需要,開開心心的玩就可以了,工作由爸爸來就可以了。”康禦回應說。
至於說工作,到底是什麼意思,寶寶弄懂了沒有,那就沒有人知道了,或許小家夥下次聽到了,還會好奇的問。
對於寶寶的好奇,他們不會感到煩人,還會不厭其煩的,去跟寶寶解釋。
準確來說他們應該高興,寶寶什麼都好奇,什麼都要問,這樣寶寶才會多說話。
而他們現在要做的事就是,引導寶寶多說話,教會寶寶說更多的話。
就像寶寶現在問他問題,他們之前就特地教過小家夥,要怎麼去問人,怎麼去準確表達,寶寶想要問的問題。
每次寶寶說錯時,他們還會去糾正,教小家夥怎麼去正確問人。
甚至他們還會去反問小家夥,跟寶寶聊天。
不然小家夥剛學會說話沒幾個月,小嘴巴怎麼那麼能說,那麼會問呢?
不過他是感覺,這種培養方法,好像讓他懷裡的小家夥,有往小話癆方向發展的趨勢。
真要是那樣的話,那對他可不是什麼好事。
就像現在,這一問上問題,小家夥這個好奇寶寶,就又上線了,讓他連鬆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一個問題問完,小家夥又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了,例如說寶寶現在,就對爸爸剛剛說的錢,來了興趣了,又問道:“爸爸什麼是錢啊?”
“錢就是,買東西時需要用到的東西,像是寶寶穿的新衣服,寶寶玩的玩具,寶寶喜歡吃的,都要用錢來買。”康禦解釋說。
說著康禦拿出錢包,拿出一張錢給寶寶看:“寶寶這就是錢。”
小家夥從爸爸手上拿過錢,認真的瞧了起來,恍然大悟說:“這就是錢啊。”
“對這就是錢。”康禦點點頭說。
等寶寶瞧過後,不大感興趣了,康禦便把錢收回錢包裡。
瞧見爸爸錢包裡,那一張張漂亮的卡片,小家夥來了興趣,指著問道:“爸爸那些是什麼呀?”
“那些是銀行卡,和爸爸的證件。”康禦瞧了眼解釋說。
“噢噢。”小家夥點點頭,表示寶寶認得了。
還沒等寶寶,問下一個問題,媽媽就找過來了。
瞧見寶寶正在那問東問西的,什麼都好奇,打擾老公工作,沐晴就板上臉說:“寶寶你怎麼跑過來,打擾爸爸工作呢,真不乖。”
“寶寶最乖了。”聽媽媽說她不乖,小家夥不滿的說。
爸爸奶奶外婆,都說寶寶是乖寶寶,媽媽怎麼能那麼說她呢?
小家夥表示媽媽壞,寶寶不跟媽媽好了。
氣得嘟起小嘴,氣呼呼的扭過小身子,往爸爸懷裡一躲,不搭理媽媽了。
瞧見懷裡年紀不大脾氣大的小家夥,康禦也是不由笑了。
彆的話寶寶可能聽不懂,可要是說寶寶不乖,寶寶不聽話,這些說寶寶不好的話,那小家夥絕對聽得懂,一被人說就生氣。
這要是誰惹寶寶生氣了,那可沒有那麼好哄開心呦,就算是沐晴這個媽媽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