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遼兵分兩路,隔斷宋廷與前線聯係,一月多未得消息令宋廷上下難安,故而本月趙恒下詔親征。
如今舉國注目都在北境,看這一場的結果。
勝故可喜,敗,卻也是在情理之中。
實在是自高粱河後,宋廷對遼便是敗多勝少,大宋朝野對於遼都是聞之色變、不敢深談。
所以便是相隔千裡之外的錢塘,近期對於這場戰爭也是一個熱門話題。
當然,這之下的另一個熱門話題,卻是近來在市井茶坊、酒樓間,經由說書先生廣為流傳開來的一個名為《三國演義》的故事。
“上回說到,這後漢末年,靈帝時有黃巾之亂,叛賊張角聞風而起,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天下流民雲集影從……
“但黃巾之亂方平,十常侍之患又起,誌士仁人紛湧至大將軍何進府中,然這何進實在是不堪大用,竟被十常侍害了,還引得那董卓進京……
“董卓跋扈不仁,眾臣敢怒不敢言,時有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紹袁本初,於宴席間憤而起,劍指董賊曰:‘我劍也未嘗不利!’董賊竟不敢動,袁本初灑然而走……”
“彩!”
“賞他一貫錢,今日酒樓小爺請了!”
“今日先生再多說一回目吧,不然聽得不儘興,這回去都要睡不著覺了。”
李勇在自家新開的酒樓中坐著,看周圍聽眾都被調動了興趣,甚至一個身著華服的公子哥還跳上了凳子興之所至也擲出了一箸道:“我劍也未嘗不利!”
不禁也是搖頭失笑,同時心下也是感慨,其實再如何說大慫軟弱,那也是上層的事情,
便是宋軍,也不是當真不如遼軍、金兵,而是多重因素。
如今還好,到百年後,宋軍要行軍打仗之前,將士得先討薪,有了錢才能乾活、會打仗。
如此也可看出吏治、軍治敗壞成了何等模樣,說是冗兵冗員,可實際上糧餉都到不了
沒錢他就少不得去盤剝百姓,所謂弱者拔刀向更弱者,於是軍紀更加敗壞,也致百姓聞兵喪膽。
這《三國演義》自然是來自於李勇的手筆,所謂輿論的陣地你不占領就會被敵人占領,李勇也是想要借此看看,民心是否可用。
就算不可用,也要培養成可用。
“走咯,去接三娘去。”
心硯卻在旁邊依依不舍道:“少爺,再聽會兒吧?”
卻是那說一個回目了。
這小子還聽入神了?
李勇翻了個白眼,用扇子敲了敲他腦袋道:“叫你不讀書,先前寫的時候你不就能看完了?”
心硯訕訕一笑,嘴硬找補道:“這紙上的哪有嘴裡說出來的好聽?”
“那你留在這裡繼續聽,我先走?”
心硯臉色一變,哪裡還敢討價還價,趕忙跟上去,又問道:“少爺,那三國時真有這些人麼?”
李勇喜好讀書,尤其讀史,所以心硯當然也聽聞過《三國誌》,但隻知其名,卻不知內容。
李勇笑道:“人當然是有的,但故事卻不儘為真,否則的話……”
甚至他還特意改了一些部分,將裡麵的忠漢、忠君思想更突出了一些,反正該是誰的錯也不能是君王的錯。
這也是處於此時的無奈,不然就得因言獲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