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索菲的回憶,到1498年底,蘇珊和梅林的研究應該有了重要發現。隻是可能因為梅林的謹慎和要求,蘇珊才決定暫時保密。雖然她其實也對索菲透露了一些,但約好等到1499年2月的新學期再說。
因為,據說“最初是極為偶然的成功”,且之後又失敗多次,讓蘇珊和梅林一度以為那次成功隻是“做了同一個夢”。幸好後續成功的次數逐漸增加,隻是可能還很不穩定。
所以,蘇珊才準備在1499年1月的寒假繼續待在學校裡研究,待得有了較為穩定的成果,再向索菲報喜。
蘇珊……還有梅林,應該都發現了“驚豔”的東西,也許就是超高密新能晶得以製造的關鍵!那時的她肯定很興奮,就如發現了傳說中的寶藏。
所以,就算梅林說過暫時保密的話,她也按奈不住內心的喜悅,與好友提前分享了部分發現,同時也留下了懸念。
而且,實際上,蘇珊也向紫櫻咖啡館的沃倫講過自己在做研究,說不定也講了一些最新發現。
但是,記得沃倫說過他其實“聽不懂”。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
該不會就是在1499年寒假?
也許當時蘇珊的研究終於有了關鍵性突破,而好友尚未歸校,於是就與好相處的沃倫先分享自己的喜悅。反正對方也“聽不懂”,隻要一起高興就好……會不會是這樣?
至於梅林,他肯定知道那些發現的,畢竟他和蘇珊是科學“戰友”關係……可能是。還有他發表在《能晶工學與工程》上的幾篇論文,聽索菲剛剛所說,從1498年到1499年都有。
真了不起。
按時間推算的話,梅林從大三第二學期開始就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難怪還是學生時期的他知名度就那麼高!而他在1499年後的論文,會不會涉及某些“驚豔”的關鍵性發現,才能得到科聯會和聚能聯合集團科技基金的追加支持?
而集團支持的理由……就其本性而言,很可能是那些成果對“新產品”的麵世有用。
想到這裡,我便看向索菲,等著她的回答。
索菲之前說過,蘇珊來不及告訴“發現”的詳細內容,隻是在放假前透露了部分信息,可在寒假過後卻不幸感染凍灼毒素並昏迷至今。
但是,後來索菲可能也從彆的渠道了解到一些情況……
畢竟,索菲還是集團的行政秘書,可能權限也不低,所以明顯清楚“重量級新產品”的研製進度與技術細節,或許也了解其技術淵源。
“嗯……應該說,是同個技術方向。”索菲似乎猶豫了下,說“啟示的話,應該是有的……哦,這是我的看法。但要轉為工業生產的引用領域,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這是指理論還是某項技術的“啟示”?
但聽起來,蘇菲和梅林的研究,應該有助於集團“重量級新產品”……也就是超高密白能晶的研製!至於生產環節,聽起來似乎還缺少某些足以增強穩定性的關鍵要素。
“就是說,梅林教授和蘇珊學姐的研究成果,算是對人工製造的超高密能晶有所‘啟示’嗎?”蕾雅可能也猜到索菲的題外之音,頓時感歎“沒想到……天才不止是梅林教授一人。且不論產品穩定性問題,就如索菲學姐所講的,這是從無到有的關鍵性一步。從11世紀末到現在,對天賜之物能晶礦石開采及利用三百多年後,創造原先不存在的能晶新世界才有了一絲曙光。”
“確實如此。”我看著索菲似乎稍稍點了下頭,心想她或許是認可蕾雅的說法,便瞧向蕾雅,補充說“了不起的成就。就像是原先黑暗冰冷的世界有了第一道光芒……嗯,當然,這一道光猶如神賜。而人類是直到很久之後,才懂得利用這些光和熱改善生存條件。然後,再過幾個世紀後,人類中的佼佼者竟創造了第二道光,而且亮度與熱度更勝於前者數倍,甚至數千倍……”
當我話音剛落,似乎聽到索菲輕輕“咦”了一聲。
嗯?我再回頭看向索菲,見著她張了張口卻不再說什麼。
這時,韋娜的聲音傳了過來。
“真奇怪啊……”
哎?我尋聲看去,見到韋娜歪著頭好像在思考什麼。
“哦,是這樣。”韋娜很快就回過神來,說“我大概明白你們的意思。總而言之,11世紀末,以自然界的能晶礦石資源開發與利用為基礎,逐步建立起成熟的能晶工業體係,對吧?但自然界的能晶性能有上限,因此幾個世紀下來,工業效率就遇到了瓶頸。而這個‘舊世界’的屏障,直到近期那個很厲害的超高密新能晶研製成功才得以突破,是嗎?”
“啊,是的,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我看向韋娜時多了一份敬佩。
看來,這位未來的“調查”記者理解與提煉能力還是很強的,不是單純的花邊新聞愛好者與常常自作主張的冒險家嘛……
“咳。我好歹還是會讀書寫字和思考總結喲,雖然難以深入理解能晶工學的世界。”韋娜看過來時還眨了眼睛,可能是敏銳察覺到彆人視線的涵義。她接著說“所以,我感到奇怪的是,可能創造新能晶真是很難很難的事。但這幾個世紀來,肯定有不少學者、科學界、大集團在鑽研,特彆是如聚能聯合集團一樣的行業巨頭,還有科聯會這樣的跨國科學組織。難道都沒有任何研究進展嗎?要一直等到這幾年……嗯,才有了突破?而且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韋娜沒再講下去,但我大概知道她的意思。
幾百年的時間,在深挖現有能晶礦石開發與加工技術潛力的同時,肯定有無數科研者一代接一代地衝擊能晶“舊世界”的屏障,就如梅林當時在山邊鎮交流會講過的那樣,但那些“窮儘一生的努力”,似乎都隻是為下一代留下希望的種子,卻無法看到“理想的花兒”綻放。
其中,更不乏聚能聯合集團、科聯會這樣的巨人,肯定投入了巨量資源進行研發。但聽起來似乎也沒獲得完全成功。
而成功的“啟示”,竟是來自寧溪穀學院兩位學生在1498年底到1499年初的關鍵性“發現”。
這……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