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有限!燕茲對周易大不滿!》
《長度不足,燕茲直言周易令她感到失望!》
《月圓之夜,周易隻有十分鐘不到,令孫燕茲大為光火!》
《……》
9月28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雖然對於娛樂圈裡這批正在忙的金字塔尖人物而言,中秋節基本上就相當於是互相發個短信祝福一下就完事了,但對於許多網民而言可不是這樣。
兩人這一堪稱抽象的互動直接在第二天登上了各大報紙、互聯網門戶新聞的頭條——
本就是喜歡報道花邊的香港報紙更是喜上眉梢,愣是整出了一個賽一個狠活的新聞標題,嘗試從人口袋裡掏錢,看的無數民眾一愣一愣。
好家夥,什麼玩意就是時間有限長度不足了?
看這描述,月圓之夜隻有十分鐘,難不成華納雙子星決裂了?孫燕茲直接揭露周易時長了?
點擊進去或者直接掏錢買報紙後仔細一看,無數人差點拍斷大腿,高呼上當,就差日你媽退錢了。
“他媽的無良報紙!無良網站!無良記者啊!”
30日上午九點一十三分,沈陽。
光陸電影院副總經理郝為民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看買回來的報紙,一邊吃著早飯一邊破口大罵。
周易說的沒錯,他媽的這群逼養的就是一群蟲豸!
他奶奶的有這群蟲豸聚在一起,中國新聞界的未來怎麼可能變得更好!
雖然他也覺得《新警察故事》口碑可能要崩。
作為沈陽光陸電影院的副總經理,他可以說是對影片口碑最為敏感的那一批人了,畢竟這玩意可事關他的飯碗,想不上心都不行。
中秋節前後到國慶節,整個假期基本上就隻有兩部大片在競爭——就是新聞上炒作到熱火朝天的《新警察故事》與《2046》。
《新警察故事》上映的早,24號全國上映,時至今日雖然票房成績喜人,但口碑是實打實的出現了下滑。以他所在的光陸為例,這片的上座率已經從最開始的87%下滑到65%了。
一部剛剛上映沒幾天的電影,在上座率上出現了跌幅超20%的下滑——不用懷疑,這就是口碑崩了。
本來以為能靠誠龍新片吃波狠的郝為民很心痛,最終還是將希望放在了昨天上映的《2046》上。
大導演王嘉衛打磨五年帶來的最新力作,號稱是嘔心瀝血之作,影片中更是有無數大咖,在上映之前又是訪談又是搞星光大道,以江浙滬為中心向全國範圍擴散的新聞宣傳勾足了人的期待。
為了吃到這部王嘉衛心血之作的紅利,他還特意指揮員工把《2046》的海報擺在了影院最顯眼的位置,將口碑已經下滑的《新警察故事》給挪到靠邊站。
三下五除二的狼吞虎咽完早飯後,這才拿起下麵人送上來擺在辦公桌上的文件夾,打算看看昨天戰況如何,結果翻開第一眼他就愣在了當場——
“《2046》兩個多小時,每個影廳還未放映一半就走掉了一半以上的觀眾。到電影將近結束時,那些留下來的人,一邊走出影院一邊說看不懂……”
這是一線員工的摸底評價,也是影院想要保持好境況經常會做的事情。
更致命的,是上座率。
根據他手頭這份自家影院的數據顯示,《2046》在29日在沈陽光陸影院上映時,上座率隻有可憐的20%。
郝為民差點以為自己看錯了——
他媽的20%????
20%的上座率都能最少走掉一半?
這王嘉衛怎麼回事???
《新警察故事》口碑下滑了都比你開局高,怎麼搞的?
郝為民驚了,轉而開始打電話詢問起了業內的其他同行——然後,他就得知了一個令其感到意外的結果……
《2046》被中秋節吃掉了一半票房!
《新聞晨報》記者李建中在29號於報紙上刊登了一則長文,算是從中秋節的角度為《2046》挽尊——
“昨日月亮又亮又圓,然而卻長時間陷在厚厚的雲層裡。而初露頭角的《2046》也遭遇到陰霾。從各大影院票房數據來看,由於恰逢中秋,其第一天票房成績大約被吃掉了一半。
“關於這點,柯達超極電影世界的高經理發給記者的中秋短信最能說明問題——
“她說今天《2046》確實很慘,整個影院票房一天才2萬多,但這是因為大家都回家過中秋去了。根據來電問訊數量判斷,明後天來看的人會很多。
“的確,由於中秋節很多人都趕回家團聚,昨天無論是梅龍鎮還是港彙,上海各大商廈裡的人流量都有所減少。因此,票房問題絕不能單純怪罪於《2046》這部電影本身。
“記者獲悉,《2046》之後的爆發力應該是很驚人的,市場完全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僅以上海影城為例,到國慶節為止,《2046》的預售票房已經超過了《新警察故事》的預售票房總和。
“而且,在十一黃金周,上海影城的上午場均為半價銷售,這7天所有的《2046》的場次已經全部滿座,目前已開始調整增加場次。
“國慶期間,新片隻有《2046》和《新警察故事》,很多家庭都積蓄糧草,打算在國慶黃金周期間享受兩部影片……”
彆慌,大家都彆慌!
這都是技術性調整!
為了給《2046》挽尊,上海《新聞晨報》甚至還拉上了《新警察故事》背書,表示這都是因為假期原因,很快《2046》就會追上來。
但,很顯然,這種明晃晃企圖捆綁《新警察故事》的行為同樣也會讓相關利益方不爽。對此,他們直接選擇了曝光《2046》在上海幾大影院的上座率——
“《2046》的上午場,上海各大影城的上座率大約在20%-30%;
“到了晚上,上海UME新天地影城的上座率在各大影院中最高,晚上7點左右的時間,上座率達到了60%;
“而號稱將會在國慶節上午場票價打五折的上海影城,他們為什麼會這麼乾呢?因為上海影城的上座率是整個上海院線體係中最低的——哪怕到了到晚上7點這個黃金時間,整個電影院《2046》上座率也隻有30%左右……”
同樣是一篇砸錢發在上海《新聞晨報》上的文章,不知道還以為這報紙多麼有良心還帶披露數據的,但這一擊可謂是直接把《2046》那外表繁華的底褲給扒了個底掉。
這可是在上海,是王嘉衛的老巢!
在老巢你都這個票房表現,之後還怎麼去打《新警察故事》?
不說要勝過它,最起碼也要對得起影評人、網絡上的一片好評啊。
總不能說影評人嘎嘎吹,網絡上嘎嘎吹,完事到了線下要真金白銀掏錢的時候你們沒一個人掏錢吧?
四川的《成都晚報》更是在直接炮轟王嘉衛拍了一部大爛片,記者羅曲所撰寫的長文中,《2046》的表現極差——
“在成都的……太平洋院線,《2046》的上座率隻有10%?!”
每天晚上都習慣性上網衝浪的孫燕茲嘴巴都張了“O”形,神情無比驚訝,顯然是被這個數字給嚇到了。
10%什麼概念?
撲街中的撲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