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林凱峰環顧四周,見眾人露出了不解的表情,緩緩說道“前段時間,我帶著妻子孩子回東山大隊探親,這次回去,令我感觸頗深。”
“國家允許農民搞副業生產,個人也可以養豬養雞,養鴨養牛。”
“鄉下生活正在開始變好,但一個問題的出現,恐怕會對大好局麵造成嚴重製約,這個問題就是路。”
“農村生產出的各種農副產品,需要送到市裡或是縣城的收購部門,才能換成錢。”
“從鄉下到外麵,道路問題太嚴重了。”
“平時的時候還好說,一到陰雨下雨,道路會變得泥濘不堪,彆說是汽車,就是人走在上麵,也是深一腳淺一腳。”
“鄉下的農副產品運不到城裡,城裡的副食品供應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我鬥膽說一句,要想富,先修路,這是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唯一辦法。”
“道路不暢,百事皆休,道路通,百事通。”
要想富先修路是後世人所皆知的一句話,村村通路,戶戶拉水電,滿足這幾項問題,農村經濟麵貌才能得到全麵改善。
幫助廣大農村地區脫貧致富。
當即,林凱峰順著這個話題,展開了一場新的報告。
國家多次要求公社和縣城,停止向社員們攤派任務,更不許強行命令社員們搞某種副業。
由老百姓們自行選擇農副生產。
針對當地的特有情況,開展富有當地特色的農副生產工作。
不必局限於養豬養鴨。
有的地區土地肥沃,適合種植水果。
可以將種植果樹當成副業生產,然而問題又回到了。
老百姓種出大量果子,道路不暢,果子怎麼運進去?
水果是新鮮的時令食品,長期無法運到城裡,最後的結果隻有全部爛掉。
同時,林凱峰又說起了愛民公社的竹編工藝社。
竹編工藝社的手藝沒的說。
就是因為缺少交通和運輸工具,逼的鄉親們使用最原始的肩扛手挑,步行前往市裡收購部門售賣商品。
愛民公社距離市區,需要兩天一夜的路程。
收購部門不能及時得到下麵的產品供應,公社方麵同樣也是因為道路問題,竹編工藝品大量堆積。
導致工藝社規模始終無法擴大。
這些問題加在一起,就會變成影響深遠的大問題。
王長生站起來說道“你說得這些問題確實很重要,而且是一針見血,點出想要發展農村經濟,必須修建公路這個大文章。”
“除了修建公路,還要保證電力供應,但是這些問題,需要一點點地解決,國家的經濟改革剛剛走上快車道,除了修路,有什麼辦法能夠讓鄉親們,將生產出的副業運送到城裡呢?”
林凱峰笑嗬嗬的說道“道路沒有完全修建好之前,要讓鄉親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王部長,您恐怕要當一回媒人了。”
“哦?當媒人?”
王長生饒有興趣地說道“說說看,我怎麼當這個媒人。”
林凱峰故意賣了個關子,請各位領導跟他去倉庫。
不多時,眾人來到了停放農用三輪車的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