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攻破鄂州城後,先是進行了一波劫掠,為自己補充了糧草和軍需,穩定了軍心。
接著又開始對城內的氏族豪紳揮動屠刀,將那些膽敢造次,或者存有異心的人儘數清理。
之後便直接開始對四周城牆進行加固。
在蘇定方看來,自己拿下了鄂州城,崔林聯軍必定會誓死反撲。
隻要自己能在對方的反撲中堅持下來,等到北周的援軍到來,那一切就已經成為定局。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拿下鄂州城,沒有等到什麼援軍,也沒等到崔林聯軍的反攻。
最先等到的,反倒是大周的求援令。
經過連番大戰,大周國力消耗巨大,國內因為頻繁戰亂和百信的流離失所,而造成糧食的減產甚至絕收。
為了儘快恢複生產,也為了儘快平定戰亂,所以楚馨決定收縮防線,縮減軍費開支和糧草供給。
隻不過,命令還未來得及發出,就得到蘇定方帶兵攻下了鄂州。
得知這一消息的楚馨,第一時間便想到了讓蘇定方就地籌措糧草的計策。
畢竟江南之地富庶,多是魚米之鄉。
若能就地籌措糧草,為大周減輕負擔,暫解燃眉之急。
那就能讓大周喘口氣,讓大周的百姓喘口氣。
隻要緩過這口氣,隻要大周百姓能夠撐到下一次的糧食豐收,那這次的危局就已差不多解了。
至於說蘇定方在江南道劫掠,會不會引起當地百姓的憤慨和憤怒,會不會為將來統一江南兩道帶來困難。
這個楚馨已經顧不上了。
此時的她,最主要的是穩定住大周國內的根基。
得到女帝陛下親筆信的蘇定方,此時也明白了大周國內的困境。
當即二話不說,直接下達了新的征糧令。
讓手下的士兵,開始挨家挨戶的征糧。
手裡有餘糧的,能夠滿足征糧需求的百姓,自然是相安無事的。
至於手裡沒有餘糧,交不上糧的,他也沒有亂殺無辜。
隻是給其留足了足夠抵達江州的口糧之後,便將其驅趕出了鄂州城。
對此,城內的百姓怨聲載道,但卻也沒有多少反抗。
畢竟不反抗還能留有一條活命,膽敢反抗的,則全部都成了刀下冤魂。
至於城內的富戶豪紳,高官士族,蘇定方則采取了高壓政策。
直接帶兵圍了他們的宅院,而後按照自己調查而來的數據,逼他們交出至少四分之一的家底買命。
一般富戶為了保命也就照做了。
但那些高官和士族,覺得蘇定方統治鄂州,必然是少不了他們的,便開始聯合起來,強硬抵抗。
對於膽敢抵抗者,蘇定方則是直接殺無赦。
不管對方背景如何,不管對方口碑如何,也不管對方是否有在官府任職,隻要膽敢反抗,立刻就地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