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內,酒足飯飽後的李斯靠在柔軟的坐墊上,目光落在身旁那一堆厚重無比的書籍上,伸手輕輕撫摸著,耳邊也回響起了某人懇切的言辭。
“吾等種花家,數百載以來,素以謙遜自持,此番涉足塵世,並啟封古之遺跡寶藏,實也看到了盛世之兆,然內心仍懷謹慎,不欲過分張揚。故而,還望左相大人能對此等典籍來源,秘而不宣。”
“此間典籍中,既有對大秦有益的內容,亦不乏瑣屑之談,諸如某些裝飾風尚、宗教建築的特殊需求等,皆需大人您來細細甄彆,提煉出對大秦真正有利的精華了……”
李斯一邊回憶著,一邊搖頭失笑。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間,名利如韁鎖,多少人、多少家族、多少勢力都深陷其中,為了功名利祿爭得頭破血流。
可這諸子百家中,種花家卻似那超脫世俗的隱者,不被名利所羈絆,一直隱忍低調,即便擁有如此豐富的知識財富,也不以此來炫耀或謀取私利。
一股清流啊!
李斯想到他們這些人在名利場中周旋,雖說也是為了家國大義,為了帝國的興衰,但有時也難以避免地沾染了世俗的浮躁。
也罷,既然種花家不願張揚,那老夫就當守好這個秘密。
想著,李斯拿起那堆書中最上麵的一本——《營造法式》。
書籍入手,沉甸甸的。
封麵上,【[宋]李誡◎撰】一列字映入眼簾,讓他不禁注目了片刻。
宋?
這是……朝代?
李誡又是何許人也?
李斯想了想,表示全都從未聽聞!
翻開書頁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劄子”與“序”的部分。
在逐字逐句的研讀之下,李斯也很快便了解到了這本書的編寫背景。
“劄子”中提到,熙寧年間曾有敕令讓將作監編修《營造法式》,於是,諸多能工巧匠與飽學之士開始了這項意義非凡的工作,曆時許久,直至元佑六年成書。
然而,紹聖四年,發現元佑年間所成之書存在問題,即隻是料狀,沒有變造用材製度,並且工料方麵規定太寬鬆,缺乏防範的技術標準。
曆任將作監主簿、監丞、少監和將作監等職的李誡,表示自己考究經史群書,並讓人匠逐一講說,重新編修了《營造法式》,於元符三年內成書並送所屬看詳。
看到這些,李斯更加的疑惑了。
熙寧年間?元佑六年?作監主簿?監丞?少監?將作監?
這些稱呼……
李斯又抽出了最下麵的一本——《建築結構抗震設計》。
這本書的封麵上,依舊清晰寫著編撰人的姓名,然而,卻沒有朝代的相關記載!
再看向封麵的圖案,那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建築模樣,四四方方的,與大秦的建築風格完全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