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拉著小娘皮和林月如,匆匆換了百姓的衣服,帶著張成和幾個護衛,就奔了鼓樓東邊的便宜坊烤鴨店。
這裡很近,出了煙袋斜街,往北走一點路就是了,就在鼓樓東大街北側。
楊凡到了一看,三層樓,很氣派的飯莊。
正麵麵寬七間,都是重簷鬥拱的樓閣建築。楊凡心下有些滴咕,這個規模不會逾製了吧。
一看楊凡的神色,小娘皮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於是小手一指牌匾。說道“老爺你看,這塊匾是成祖皇帝親筆題寫的。”
楊凡定睛看去。
隻見黑底金字的牌匾上方,是一個貼金箔的浮凋蝙蝠和一行小字“金陵片皮烤鴨坊”。下麵還有四個大字,“甘脂肥濃”。左下角居然有成祖皇帝的行璽。
其書敦實圓滿,筆畫偏於瘦長,於渾樸中不時地飄出一股清遠的奇逸之氣,觀之有韋甚奇崛之感。
楊凡這也是第一次看到成祖的真跡,這個字怎麼說呢,很有個性和特點。
嘿!這家館子可真行啊。
楊凡往下一看大門上還有兩幅對聯。“聞香下馬”“知味停車”。
嗬!好大的口氣。
這個館子成功的勾起了楊凡的饞蟲,今日必須要嘗一嘗。
“京城還有這麼拉風的館子,你倆怎麼不早說。”楊凡抱怨道。
“說什麼啊!我倆嫁給你之後,就一件事接著一件事,連個喘氣的時間都沒有。沒幾天就被趕回遵化去了,這才回來幾天。”小娘皮不服氣的說道。
“我倒是沒想到,大明朝居然就有北京烤鴨了。”楊凡自言自語說道。
她倆疑惑的看著楊凡,什麼叫大明朝就有烤鴨了,難道老爺不在大明嗎。
“老爺,烤鴨一直都有啊。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流行吃烤鴨了啊。”林月如疑惑的看著楊凡說道。這不是常識嗎。
楊凡這才知道,原來烤鴨這東西,也不是近代才有的。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烤鴨來北京比明朝初期更早。
從烤鴨的家譜顯示,早在南北朝,《食珍錄》中即有“炙鴨”字樣出現。到了南宋時,“炙鴨”已為臨安杭州“市食”中的名品。
直至後來,(據《元史》記載)元破臨安後,元將伯顏曾將臨安城裡的百工技藝徙至大都北京。
由此,烤鴨技術就這樣傳到北京,並成為元宮禦膳奇珍之一。
明代初年傳到北京的是南京烤鴨,不是杭州烤鴨。但是南京烤鴨更好吃,所以逐步取而代之。
小娘皮歎了口氣,有些牙疼,老爺哪樣都好,就是時不時的智商不在線,說些莫名其妙的話出來。真是愁死人了。
小娘皮給他科普道“他家的悶爐烤鴨是從南京傳過來的。太祖爺和成祖爺都愛吃。成祖遷都北京時,特意讓他們家跟著來北京開店的。”
“我知道便宜坊的,他家的烤鴨是悶爐烤鴨。還有一種烤鴨是掛爐的烤法。叫全聚德。”楊凡說道。
一聽說吃的,她倆立刻兩眼放光,烤鴨還能掛爐烤。
“老爺又騙人,哪有什麼全聚德,壓根就沒聽說過。在哪裡。”
“鴨子要是掛爐烤,熱氣蒸騰,弄得鴨子表麵都是灰,那還怎麼吃。火星飛起來,把鴨皮也燒壞了,不好看了。還有煙熏的味道,肯定不好吃。”小娘皮立刻反駁道。
所謂燜爐烤鴨,就是憑爐牆熱力烘烤鴨子,爐內溫度先高後低,全憑爐內炭火和燒熱的爐壁燜烤而成。
鴨子和火不在一起,有火牆隔開,乾淨沒有灰塵。火牆溫度低,屬於慢慢燜熟的。
燜爐烤出的鴨子外皮酥脆,內層豐滿,肥而不膩,有一種特殊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