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城碼頭,楊凡和大師彙合,準備登船。
五千喇嘛軍,已經分成十個營頭,依次上船。他們作為護送大師入臧的內衛軍。這些喇嘛已經經過了一年的嚴格軍事訓練,現在戰鬥力應該遠超藏巴汗的本地貴族軍隊。
楊凡為了護送大師,已經調集了五十艘小火輪。
每一隻小火輪,拖曳三十條大型內河水泥船。一列船隊,可以運送三千人。除了人員,還有大量的物資和烏斯藏馬。
這些蒙古喇嘛騎射技術優良,他們裝備了楊凡的騎弓、蒙古彎刀、鎖子甲、鉤鐮槍、烏斯藏馬後,更是如虎添翼。
大師對楊凡是滿意的,定遠侯說到做到,雖然時間拖得有點長,但也得益於時間充足,人員物資準備的也充分。
看著碼頭上人頭攢動的熱鬨景象,他心裡對打回雪區去,推翻藏巴汗更有了信心。
“大師,您看,這是我弄過來的新式青稞種子,”楊凡的手從口袋裡,抓起一把青稞種子,金黃色的種子從指縫裡滑落。
這些種子顆粒飽滿品相極佳。看著十分令人欣喜,一看就是優良的種子。
大師立刻就高度重視起來。
他如果想在雪域高原站穩腳跟,糧食作物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他帶來了更加高產的種子,一定會獲得百姓擁戴的。畢竟在哪裡都是民以食為天。
從唐朝結束後,雪區的氣候一落千丈,變得又冷又乾。這一變就持續了千年。很多地方從人煙稠密到荒蕪、再到寸草不生。
人口也從一千多萬,下降到隻有七八十萬人。
農業這東西就是靠天吃飯,雪區這種生態極度脆弱的地方更是如此。
中科院曾經為了搞研究,在青海最南端切了一塊一米見方的苔蘚和草皮。結果第二年再來時,發現整座山的植被都死了。變成了一大片光禿禿的荒漠。
這種脆弱的生態環境和嚴重的互相依賴的生存模式,令人震驚。
“雪區自古以來,就農業脆弱,唐朝前,隻能種植一些粟米(小米)。產量也低的可憐,一畝地也收不了四五鬥。”大師說道。
唐朝時,吐蕃的農作物大發展,那是一個溫暖多雨的時期。
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營豆(又名鹿豆、野綠豆),農具有犁、軛、碾、磨、斧、鋸、刀、鐮等。
犏牛是主要耕畜,采用“耦耕法”,藏語為“托爾岱”,意為雙牛耕地。而雙牛一日所耕之地亦稱“托”,逐漸成為土地麵積單位。
飼養牲畜有犛牛、黃牛、犏牛、綿羊、山羊、馬、犬、豬、驢、駝等。一些地方已形成定區放牧習慣。
一般田野牧犏牛,草原牧綿羊,森林牧山羊,沼澤牧馬,岩洞養豬。
馬匹是吐蕃與唐朝交市的主要物資,其他畜產品如皮、毛、犛牛尾等也用於對外交換。
狩獵和漁業是吐蕃經濟中重要的輔助部門。政府也設有專門的獵官和漁官。
民間還有采集藥材的活動。
在吐蕃時期,臧人與中原的農業交流得到加強。唐蕃聯姻後,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相繼入藏,她們帶去了蕪菁種子和馬、騾、駱駝等,以後又添製了農具。
鬆讚乾布又從唐朝請來蠶種和釀酒、造碾砣的工匠等,這些都促進了藏族農業的發展。